[实用新型]自清洗的软化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0035.X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1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纪从林;沈开成;吴耀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爱特福84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116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洗 软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清洗的软化水装置。
背景技术
包括日化用品生产企业在内的很多企业在生产中都需要使用到软水。自来水经过净水装置的软化后,去除了自来水中的钙镁离子等物质,就可以成为软水。一般净水器中去除钙镁离子的有效物质都是树脂,而树脂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其对水的软化效率会降低,需要通过专用的盐水将树脂进行清洗。但是一般净水器的清洗仅是顺着净水器净水时的水流方向进行清洗树脂的,导致树脂背向水流方向的一侧清洗效果较差,导致树脂无法完全清洗干净,影响后续的净水效果;或者需要清洗的时间较长,影响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清洗的软化水装置,结构简单,不仅可以对净水器进行自动清洗;而且通过盐水可以对净水器进行双向反复清洗,提高了清洗效果,缩短了清洗时间,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自清洗的软化水装置,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分别通过支管A和支管C与净水罐的顶部和盐罐的顶部连通,所述盐罐的底部连通有支管D,所述支管D分别通过支管E和支管F与支管A和净水罐的底部连通,所述净水罐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支管G和支管B与出水管连通,所述支管B上连通有排废管;所述进水管、支管A、支管B、出水管、支管C、支管E、排废管、支管F和支管G上分别设有阀门A、阀门B、阀门C、阀门D、阀门E、阀门F、阀门G、阀门H和阀门I。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排废管的所在高度低于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阀门A和阀门E靠近支管C与进水管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阀门B和阀门F靠近支管A与支管E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阀门C和阀门G靠近支管B与排废管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阀门D和阀门I靠近支管G与出水管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阀门H靠近支管D和支管F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盐罐上部设有加盐口,所述加盐口处通过盖板与盐罐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自清洗的软化水装置,结构简单,不仅可以对净水器进行自动清洗;而且通过盐水可以对净水器进行双向反复清洗,提高了清洗效果,缩短了清洗时间,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水管1和出水管3,所述进水管1分别通过支管A6和支管C8与净水罐2的顶部和盐罐5的顶部连通,所述盐罐5的底部连通有支管D9,所述支管D9分别通过支管E10和支管F11与支管A6和净水罐2的底部连通,所述净水罐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支管G12和支管B7与出水管3连通,所述支管B7上连通有排废管4;所述进水管1、支管A6、支管B7、出水管3、支管C8、支管E10、排废管4、支管F11和支管G12上分别设有阀门A13、阀门B14、阀门C15、阀门D16、阀门E17、阀门F18、阀门G19、阀门H20和阀门I21。
所述排废管4的所在高度低于出水管3。
所述阀门A13和阀门E17靠近支管C8与进水管1的连接处。
所述阀门B14和阀门F18靠近支管A6与支管E10的连接处。
所述阀门C15和阀门G19靠近支管B7与排废管4的连接处。
所述阀门D16和阀门I21靠近支管G12与出水管3的连接处。
所述阀门H20靠近支管D9和支管F11的连接处。
所述盐罐5上部设有加盐口,所述加盐口处通过盖板与盐罐5密封。
本实用新型正常净水时,打开阀门A13、阀门B14、阀门C15和阀门D16,其余阀门均保持闭合状态;自来水从进水管1进入,通过支管A6进入净水罐2的顶部,通过净水罐2的净水作用后,净化后的水从净水罐2的底部出来,并通过支管B7后从出水管3流出至相关用水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爱特福84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爱特福84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00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式臭氧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乏汽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