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9406.2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7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华瑞光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3/0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盈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5 | 代理人: | 杨利娟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组件,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组件。
背景技术
就目前LED液晶电视而言,按照背光模组结构主要分为直下式和侧光式两种,其中侧光式主要集中在32寸以下,直下式则大于32寸,并且由于成本、性能、可靠性、重量等诸多原因,直下式的份额正逐步扩大,并向着中小尺寸发展,如现在32寸的液晶电视已逐步转变为直下式,基本上可以说LED直下式液晶电视将是未来的主流。对于LED直下式液晶电视而言,液晶本身并不会发光,整个电视的背光源由LED背光模组来提供,整个电视的功率也绝大部分耗散在背光模组当中,与此同时,随着电视的长期使用,背光模组内的LED光源由于较大的功率及较高的工作温度也在逐步老化,其色坐标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漂移,其亮度也相应地降低,从而影响整个模组的色温和亮度,最终会引起模组和液晶面板的失配,因此,在同等视效的情况下,降低背光模组的功率和内部组件的开发难度,减少模组内部组件的数量,简化安装工艺,增强模组的可维护性,提高背光模组的寿命,对于实现液晶电视节能环保、高性价比、长寿命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市场上LED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电视的寿命短、耗电多、性价比不高、不易于维护和维修、更新换代难、灵活性较差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高性价比、易于更新维护、便于维修、灵活性较强、寿命较长的LED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背光组件,包括至 少一个PCB灯板、背光源、至少一个大角度透镜、反射膜、扩散板以及至少一张光学膜片,所述的背光源是单色光源。
进一步:在上述背光组件中,所述的单色光源是单色LED光源;所述的LED光源采用无荧光粉封装。所述单色LED光源是紫外光源、蓝紫光源、红光源中的一种。所述单色LED光源至少一个。
再进一步:在上述背光组件中,所述的扩散板是与光源的单色光相匹配的荧光粉扩散板。所述的荧光粉扩散板是指荧光粉层涂覆在扩散基板的表面,或者荧光粉扩散板是指荧光粉和扩散板材均匀掺杂成一体的荧光粉扩散板。
或者:在上述的背光组件中,所述的光学膜片包括增光膜片和增光膜片上的扩散膜片,所述的扩散膜片是与光源的单色光相匹配的荧光粉扩散膜片。所述的荧光粉扩散膜片是指荧光粉层涂覆在扩散基板的表面,或者荧光粉扩散膜片是指荧光粉和扩散板材均匀掺杂成一体的荧光粉扩散膜片。
本实用新型的荧光粉包括RGB三色、红绿粉、黄粉类型等等中的一种类型。本实用新型的背光组件是直下式或者侧光式。
而荧光粉则为与单色光相匹配的类型,包括RGB三色、红绿粉、黄粉等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背光组件基本原理是,单色LED光源发出的单色光经过大角度透镜的折射,投射到扩散板(含荧光粉)上,该单色光激发扩散板上的相应荧光粉,最终形成整板色度高度一致的白光,其均匀度也由于荧光粉的扩散作用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又或者是,单色LED光源所发出的单色光经过透镜的折射投射到扩散板(不含荧光粉)上,这时的扩散板只起扩散的作用,使单色光均匀地分布在扩散板的表面,然后该单色透射光进入增亮片和扩散片(含荧光粉)中,激发位于扩散片 中的相应荧光粉,最终形成整板色度高度一致的白光,其亮度也十分的均匀。本实用新型有效技术效果是:
与现在市场上常见的背光模组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本发明中的LED光源其封装中不含荧光粉,发出的是单色光;本发明中的扩散板或扩散膜片中含有荧光粉。市场上背光模组中的LED光源是由蓝光芯片加黄色荧光粉封装而成,发出是白光,是混光,而不是单色光;市场上常见背光模组中的扩散板或扩散膜片只含有扩散剂,仅仅起到光扩散的作用,而本实用新型中该扩散板或扩散膜片既含有扩散剂又含有荧光粉,同时具备扩散和白光激发的作用。
一、LED光源采用无荧光粉式封装,在封装的时候不加入荧光粉,这种做法使得出光更纯,为单色光,波长相差很小,而单色光在进行二次光学设计的时候会使得难度极大下降,因为白光是混色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混光而成的,不同波长的光对于同一种介质其折射率是不同的,因此白光在配光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色散,引起所谓的黄圈现象,造成配光难度较大,而单色光则可轻易解决这个问题,设计难度下降,带来的就是成本的降低、产品开发周期的缩短以及令人满意的设计效果;
二、单色光,尤其是蓝紫光,由于其能量大、穿透力强,在运行过程中衰减系数会比较低,最终从模组中透出的光也会比较多,从而提高了出光率,换句话说就是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华瑞光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华瑞光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94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积木式钢琴台灯
- 下一篇:一种景观亮化专用照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