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8746.3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7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松田良太郎;冈义郎;铃木胜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17/00;F21V29/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洋;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神奈川县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以发光元件为光源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有用作用来对建筑物等进行照明的投光器的照明装置。关于这种照明装置,有如下的照明装置,通过提升作为发光元件的发光二极管(Lighting Emitting Diode,LED)的性能,而将LED用作光源来代替至今为止的高压气体放电(High Intensity Discharge,HID)灯(1amp)。
在以LED为光源的照明装置中,采用利用散热体来使LED产生的热散热的结构,但根据LED的光输出不同,产生的热量也不同,因此要使用具有与该热量相应的散热性能的散热体。另外,为了控制从LED射出的光的配光,要使用所需的配光的反射体。因此,要根据不同光输出与不同配光的组合,准备多种照明装置。
在根据不同光输出或配光的组合而准备多种照明装置的情况下,存在不易利用共用的结构,而必须针对每个种类准备专用的照明装置的情况。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3-114916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欲解决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利用共用的结构,并可应对不同光输出或配光的照明装置。
[解决课题的手段]
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具备共用主体、光源单元(unit)及光控制单元。共用主体前后开口,在前侧具有前侧共用安装部,并且在后侧具有后侧共用安装部。光源单元具有使用发光元件的多个光源部、及配置着这些光源部的散热体,且安装在共用主体的后侧共用安装部。光控制单元具有分别与光源部对向而控制配光的多个反射体,且安装在共用主体的前侧共用安装部。
此外,所述光控制单元具备前后开口的壳体、及封闭所述壳体的前表面的透光罩,且在所述壳体内收容着所述反射体。
此外,所述光控制单元具备保持着所述反射体的反射体单元,且所述壳体及所述反射体单元分别安装在所述共用主体的所述前侧共用安装部。
此外,所述光控制单元具备配置在所述反射体与所述透光罩之间的百叶片。
此外,所述壳体是将所述壳体的前端敛合而安装所述透光罩。
此外,所述散热体具备在前侧配置所述光源部的基座、及从所述基座的后侧突出的多个散热片,且所述散热片从所述基座突出的尺寸为所述散热片的上部侧大于下部侧。
此外,在多个散热片之间,形成着在上下方向及后侧开口的间隙。
此外,所述照明装置具备支撑所述共用主体的固定台。
此外,所述照明装置具备安装在所述固定台、且对所述光源部供给电力的电源单元。
此外,所述照明装置具备配线盒,安装在所述共用主体,布线有供电缆线,所述供电缆线将所述光源部与所述电源单元电连接。
此外,所述后侧共用安装部具备多边形状的凹部,且所述光源单元具备多边形状的光源单元侧共用安装部,所述多边形状的光源单元侧共用安装部嵌入所述凹部而安装。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对共用主体的后侧共用安装部及前侧共用安装部,分别组合不同光输出的光源单元及不同配光的光控制单元,从而可期待利用共用主体作为共用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窄角配光的照明装置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从该照明装置的前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3是从该照明装置的后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4是该照明装置的光控制单元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该照明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从该中角配光的照明装置的前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7是该照明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从该宽角配光的照明装置的前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9是该照明装置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散热体的立体图。
图11表示该散热体中的冷却空气的流动,图11(a)是比较例1的侧视图,图11(b)是比较例2的侧视图,图11(c)是本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测定该比较例1、比较例2、及本实施方式的温度的结果的图表。
附图标记:
10:照明装置
11:共用主体
12:光源单元
13:光控制单元
14:固定台
15:电源单元
16:灯体
21:开口部
22:后侧共用安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87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有效延长使用寿命的LED球泡灯
- 下一篇:一种新型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