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柱塞气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8210.1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8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泽超;陈文斌;刘亚青;罗延林;何旭东;谭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仁智油田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卿诚;吴彦峰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柱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分体式柱塞气举装置,本实用新型经过室内改进和现场验证,能够实现高效排液采气,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后,随着地层压力的降低,井筒积液逐步成为影响气井稳定生产的主要因素。目前,解决井筒积液应用最广泛的工艺措施是采用泡沫排水。然而,该工艺不仅对高温、高含油和高矿化度情况适应性较差,而且现场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同时,起泡剂长期使用后,容易引起井筒污染,进而导致气井无法持续正常生产。
近年来,采用柱塞气举工艺处理井筒积液,由于其不会产生后续问题,因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使用。目前,传统的柱塞气举工艺中采用的实心柱塞,实心柱塞采用一体设计,柱塞与井筒相配合。其在工作时,实心的柱塞先沉入井筒底部,在积水的带动下,实心柱塞向上浮起。由于井筒内的压力较大,当实心柱塞上升至井筒的井口后,必须关井,关井后,实心柱塞依靠自身重力下落至井筒底部,然后开井,进行下一次循环。由于柱塞依靠自身的重力下落至井底,因此,为了实现柱塞的快速下行,通常采用实心整体柱塞。
受结构限制,采用现有的柱塞时,必须保留地面控制系统,人为控制柱塞运行周期。而在采用现有的柱塞时,人为控制柱塞运行周期非常困难,且系统故障频繁,进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现场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工艺和/或方法来克服现有工艺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分体式柱塞气举装置。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全新的结构设计,对地面控制系统进行了简化,并重新设计了核心部件,改进后的结构能够顺利完成传统柱塞气举工艺的所有功能,并且能够极大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设备故障率,降低装置的操作、调节难度,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平稳性,极大提升运行效率。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故障率低,能够极大提升设备运行的平稳性,保证设备的连续、稳定、自动运行,具有显著的进步意义,大规模推广应用后,必将取得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体式柱塞气举装置,包括柱塞筒、堵塞球,所述柱塞筒包括中空筒体、与堵塞球相配合的卡槽,所述中空筒体与卡槽固定连接,所述中空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条凹槽。
所述中空筒体的内壁呈锥形。
所述凹槽为环形槽或条形槽。
所述凹槽为与中空筒体轴向相垂直的环形槽。
所述堵塞球采用金属材料或塑料制备而成。
所述堵塞球采用钢材料或铁材料制备而成。
还包括与中空筒体相配合的顶杆。
所述顶杆包括顶针、与顶针相连的把手。
所述顶针与把手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
所述顶针与把手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
所述顶杆采用无磁性材料或磁性材料制备而成。
还包括用于与井筒相连的捕捉筒,所述捕捉筒上设置有排水排气管,所述排水排气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顶杆设置在捕捉筒内。
所述捕捉筒上还设置有顶塞管,所述顶塞管内设置有与顶塞管相配合的推杆,所述推杆与顶塞管之间采用活动连接。
所述推杆与顶塞管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常规柱塞气举工作时,是通过地面控制系统,人为设定不同时间间隔重复开、关流动管线上的皮膜阀,从而实现流动通道的打开与关闭,并由此实现柱塞的上行与下落。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柱塞气举装置,该装置包括柱塞筒、堵塞球。其中,柱塞筒包括中空筒体、与堵塞球相配合的卡槽,中空筒体与卡槽固定连接,中空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条凹槽。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式设计,取消了地面控制系统,将传统的一体式柱塞,分解为柱塞筒、堵塞球两部分,通过各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有效保证两个部件间的紧密连接。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在上升过程中,柱塞筒、堵塞球紧密连接,表现出与传统柱塞工作一样的方式;下落过程中,柱塞筒与堵塞球分离,柱塞筒、堵塞球受重力作用各自下落,气体通过柱塞筒、堵塞球与井管之间的空隙继续流动,当两个部件到达井筒内卡定器位置时,再次组合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中空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条凹槽,凹槽能够增大其与井筒之间的摩擦力,因此不易脱落。进一步,凹槽为环形槽或条形槽;作为优选,凹槽为与中空筒体轴向相垂直的环形槽。堵塞球采用金属材料或塑料制备而成,进一步,堵塞球采用钢材料或铁材料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仁智油田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仁智油田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82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压水嘴
- 下一篇:一种油田管路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