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翻斗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2317.5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2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郑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巫溪县绿野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1/12 | 分类号: | B62B1/12;B62B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李兴寰 |
地址: | 405804***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斗 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运输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翻斗推车。
背景技术
手推翻斗车应用广泛,如在建筑工地、农村搬运粪土、工厂车间运垃圾杂物等情况下经常使用,但现有手推车的料斗是固定在车架上的,卸物料时要通过抬高扶手使料斗向下倾斜,十分费力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翻斗推车,。
本实用新型的翻斗推车,包括带有手推扶手的车架、与车架连接的车轮和车架上的翻斗,所述翻斗底部前端通过铰轴与车架铰接,翻斗后端通过插销与车架锁紧;还包括翻斗倾倒机构,包括滑杆、滑架、连杆,所述滑架固定在扶手上,所述滑杆位于滑架内直线移动,所述连杆位于翻斗外侧,一端与翻斗铰接,另一端与滑杆前端铰接。
进一步,所述滑杆末端连接有螺纹轴,螺纹轴外套有与其配合的且轴向固定的螺母。
进一步,所述螺母为非标螺母,周向为四个均布的内凹圆弧面,相邻圆弧面沿径向设有通槽,所述螺母由位于转臂上的圆柱销驱动间歇旋转。
进一步,所述翻斗前端为一向由下至上向外倾斜的斜板,在斜板上设有可与地面接触的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翻斗推车,包括带有手推扶手的车架、与车架连接的车轮和车架上的翻斗,所述翻斗底部前端通过铰轴与车架铰接,翻斗后端通过插销与车架锁紧;还包括翻斗倾倒机构,包括滑杆、滑架、连杆,所述滑架固定在扶手上,所述滑杆位于滑架内直线移动,所述连杆位于翻斗外侧,一端与翻斗铰接,另一端与滑杆前端铰接,利用曲柄滑块机构的原理,手动推动滑杆,连杆可将翻斗旋转,即实现卸货,卸货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示意图;
图3为卸料时翻斗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翻斗推车,包括带有手推扶手11的车架1、与车架连接的车轮2和车架上的翻斗3,所述翻斗底部前端通过铰轴4与车架1铰接,翻斗后端通过插销5与车架锁紧和打开;还包括翻斗倾倒机构,包括滑杆61、滑架62和连杆63,所述滑架62固定在扶手11上,所述滑杆61位于滑架62内直线移动,所述连杆63位于翻斗外侧,一端与翻斗铰接,另一端与滑杆61前端铰接。装料前,插销5将翻斗3锁紧在车架1上;卸料时,打开插销,手动向前推动滑杆61,连杆63使翻斗3向下翻转,完成卸料,操作简单,省力省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杆末端固定连接有螺纹轴64,螺纹轴外套有与其配合的且轴向固定的螺母65,周向旋转螺母,螺纹轴64可带动滑杆直线移动,通过转动螺母转换为滑杆的移动,操作更加简便,不需较大的推力即可完成卸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母为非标螺母,其周向为四个均布的内凹圆弧面651,相邻圆弧面沿径向设有通槽652,还包括转臂66,所述转臂前端设有圆柱销67,所述圆柱销67旋转时可以伸入通槽652内以驱动螺母65间歇旋转,利用槽轮结构原理,根据翻斗内不同重量、体积的物料,控制翻斗实现四个翻转角度,使其更加易于控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翻斗3前端为一向由下至上向外倾斜的斜板31,所述斜板外侧设有可与地面接触的缓冲垫7,对翻斗起到缓冲作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巫溪县绿野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巫溪县绿野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23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茶油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高含硫化氢天然气湿法脱硫反应器及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