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伪功能聚酯PET超短纤维制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8537.0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5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浦金龙;陶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江南高纤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10;D01D5/08;D06M15/5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514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 功能 聚酯 pet 超短 纤维 制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功能聚酯PET超短纤维制备系统,属于合成纤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视可见印刷纸张防伪技术和产品从上世纪9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采用荧光系列产品,如荧光油墨、荧光纤维是比较常用的方法。荧光油墨在制作中较简单,用于印刷商标,在特定波长的紫外灯照射下,油墨中荧光化合物会闪烁光彩,使用不同颜色的荧光化合物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但此种方法易仿造。
荧光纤维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防伪纤维,其制造工艺较为复杂,它是先将荧光化合物与成纤高聚物共混,获得荧光母粒,荧光母粒和高聚物混合,得到荧光混合物,再经纺丝、卷绕、拉伸而得。荧光纤维主要用于防伪证件、票据、商标、服装装饰和其他可识别领域。例如日本、德国用它制造防伪纸,将荧光纤维切成一定长度的超短纤维(几个毫米),将其加入纸张中则可制得防伪纸。纸中的纤维是看不到的,但在紫外线照射下纤维将呈现一种颜色。国内最新版人民币中也有荧光纤维,但上述荧光纤维都为单波长荧光化合物组成。
聚酯纤维具有生产过程相对环保,生产成本低,用于纺织行业具有非常良好的取代天然纤维的功能。而用于湿法造纸行业,纤维的表面需要特殊处理,相对应用领域的使用量较小,传统的聚酯超短纤维生产成本较高(CN 1343810 A,一种防伪纤维及采用该防伪纤维的防伪纸;CN 1405368 A,高效荧光皮芯复合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CN 2499432 Y,一种防伪纤维),用于湿法造纸的分散性不佳,防伪检测特征波段范围相对较宽,仿制的可能性高,同时,此种荧光纤维受到后加工条件和周围环境影响,荧光性能的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伪功能聚酯PET超短纤维制备系统,用于制备可明显区分于其它天然纤维或人造纤维的聚酯PET超短纤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伪功能聚酯PET超短纤维制备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加样器、熔融螺杆挤出机、高效静态混合器、计量泵、骤冷风装置、卷绕装置、拉伸装置、纤维表面处理装置、热定型装置、超短纤维切断装置、密封包装装置,第一加样器用于加入聚酯PET切片或熔体,还包括第二加样器,所述第二加样器与纤维表面处理装置连接,用于加入表面处理剂,熔融螺杆挤出机与高效静态混合器之间通过纺丝熔体管道连接,还包括第三加样器,所述第三加样器与高效静态混合器连接,用于加入二苯乙烯基双苯并噁唑类有机单体。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四加样器,所述第四加样器与高效静态混合器连接,用于加入PET原液着色剂。
本实用新型防伪功能聚酯PET超短纤维制备系统可在纺丝熔体管道上直接添加二苯乙烯基双苯并噁唑类有机单体或原液着色剂,使其均匀分散在熔体中。各加样器可单独控制,使整个系统也可用于普通聚酯PET超短纤维的制备。
附图说明
图1为防伪功能聚酯PET超短纤维制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防伪功能聚酯PET超短纤维制备系统,用于防伪功能聚酯PET超短纤维的制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加样器1、熔融螺杆挤出机2、高效静态混合器4、计量泵6、骤冷风装置7、卷绕装置8、拉伸装置9、纤维表面处理装置10、热定型装置11、超短纤维切断装置12、密封包装装置13,第一加样器1用于加入聚酯PET切片或熔体,还包括第二加样器14,所述第二加样器14与纤维表面处理装置10连接,用于加入表面处理剂,熔融螺杆挤出机2与高效静态混合器4之间通过纺丝熔体管道连接,还包括第三加样器3和第四加样器5,所述第三加样器3与高效静态混合器4连接,用于加入二苯乙烯基双苯并噁唑类有机单体,所述第四加样器5与高效静态混合器4连接,用于加入PET原液着色剂。
用本防伪功能聚酯PET超短纤维制备系统来制备防伪功能聚酯PET超短纤维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江南高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江南高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85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织横机的自动换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铜覆钢连续电镀用封闭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