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套管穿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8510.1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8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甘少磊;邵毅;舒如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南宁博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7/34;A61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套管 穿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腹腔镜用的套管穿刺器。
背景技术
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在最近几年迅速发展,在发达国家其手术量已经超过了传统手术。小手术、小创伤为特征的微创治疗技术逐步得到广大医生的认可。套管穿刺器是腹腔镜手术中用于建立手术通道、观察通道的必备器械。现有技术的套管穿刺器,采用固定套管和穿刺内芯组合的形式,刺入深度全凭操作医生的经验和感觉进行,往往因为掌握不好伤及腹内脏器,形成医疗差错或事故,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另外,由于刺入后套管不能够充分固定,手术过程中造成套管的轻微移动并与伤口摩擦也会加重病人的痛苦并影响术后伤口的恢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一次性腹腔镜用套管穿刺器,以准确的定位确保穿刺精确,为做好腹腔镜手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该套管穿刺器在刺入后能够牢牢固定在伤口的位置,显著减小该套管穿刺器在手术过程中的移动以及对伤口的摩擦,减小手术的痛苦并有助于术后伤口的恢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次性腹腔镜用套管穿刺器包括穿刺内芯、固定套管以及定位与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固定套管的外侧面有公螺纹;定位与固定部件包括上部圆管和在上部圆管的下管口处的环形凸缘,所述上部圆管的内侧面具有母螺纹,所述环形凸缘在圆周上具有三个柔性吸盘,所述三个柔性吸盘将该圆周三等分;通过定位与固定部件的上部圆管的内侧面上的母螺纹以及固定套管的外侧面上的公螺纹将定位与固定部件连接到固定套管的外侧。所述的固定套管和穿刺内芯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件,将穿刺内芯插入固定套管内以作刺穿皮肉之用,穿刺成功后抽出穿刺内芯,即可通过套管导入手术器械进行操作。由于定位与固定部件通过螺纹连接到固定套管的外侧,因此可通过旋转定位与固定部件通而容易的调整刺入深度。在确定刺入深度并完成刺入之后,将定位与固定部件的环形凸缘上的三个柔性吸盘吸附在刺入口周围的皮肤上,形成等边三角形的稳固三角固定,从而有效的防止了手术过程中造成套管穿刺器的轻微移动和对伤口的摩擦。
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次性腹腔镜用套管穿刺器,术前经操作者估计或测定刺入深度,根据需刺入的深度将定位器在固定套管上定位,即可实施刺入,刺入后通过定位与固定部件的环形凸缘上的三个柔性吸盘可实现套管穿刺器的稳固三角固定,随后可使用腹腔镜和相应的手术器械实施手术。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次性腹腔镜用套管穿刺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次性腹腔镜用套管穿刺器用套管穿刺器包括穿刺内芯1、固定套管2以及定位与固定部件3,其特征在于固定套管2的外侧面有公螺纹;定位与固定部件3包括上部圆管3-1和在上部圆管的下管口处的环形凸缘3-2,所述上部圆管的内侧面具有母螺纹,所述环形凸缘3-2在圆周上具有三个柔性吸盘3-3,所述三个柔性吸盘3-3将该圆周三等分;通过定位与固定部件3的上部圆管3-1的内侧面上的母螺纹以及固定套管2的外侧面上的公螺纹将定位与固定部件3连接到固定套管2的外侧。旋转定位与固定部件3,可使得定位与固定部件3沿着固定套管2的外侧面上下移动,也即使得环形凸缘3-2的位置的上下变化,从而可以调整套管穿刺器的刺入深度。当将套管穿刺器刺入后,定位与固定部件3的环形凸缘3-2达到皮肤表面,通过将在所述环形凸缘3-2的圆周上的三个柔性吸盘吸附在皮肤表面上而将套管穿刺器稳固地固定,从而在手术过程中防止套管穿刺器的轻微移动和对伤口的摩擦。
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次性腹腔镜用套管穿刺器,术前经操作者估计或测定刺入深度,根据需刺入的深度将定位器在固定套管上定位,即可实施刺入,刺入后通过定位与固定部件的环形凸缘上的三个柔性吸盘可实现套管穿刺器的稳固三角固定,随后可使用腹腔镜和相应的手术器械实施手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宁博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南宁博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85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