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巨型长圆柱体滚筒水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8077.1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2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波 |
主分类号: | F03B9/00 | 分类号: | F03B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巨型 长圆 柱体 滚筒 水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资源的新能源开发领域,涉及一种利用低成本的巨型长圆柱体滚筒水车,将自然状态下具有一定流速的大江大河的天然流水资源的动能与势能,转换成工作机械能,并能广泛利用的实施方案。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水力发电以及农田灌溉的传统方法是把天然流水蕴藏的力学能,通过人工建造成集中水流落差和调节流量的,如挡水、泄水建筑物形成的拦河大坝、引水管涵、水库等综合工程设施,并以此将水的自然动能、势能转换成机械能,从而实现水力发电和农田灌溉。但传统的水力综合工程设施的建造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而且还涉及占地、拆迁、树木砍伐、开山放炮、生态被破坏、选址局限性等。再则,当今整个世界的能源结构仍然以石油、煤、天然气(清洁能源)为主,由于石油、煤等燃烧所排放出的粉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多种氮氧化合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这些物质对大气层已经构成严重污染。近年来发现的PM2.5、臭氧污染等源头的形成,都与当今世界的能源结构下的工业燃烧排放有重要的关系。不仅如此,又由于石油、煤等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整个地球的储藏量已经被大量开采,据IEA(国际能源署)的报告表明,整个世界的能源资源已经面临枯竭。同时,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已经遭受重度污染。显然,面对如此严峻的能源与污染危机,寻找与开发可再生清洁新能源,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与驱策动力,我们的确需要来一次空前的科学思维创新与技术革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水力资源技术应用需要筑建拦河大坝、引水管涵、水库等综合工程设施,以及由此产生的占地、拆迁、树木砍伐、开山放炮、生态被破坏、选址局限性等的种种弊端与不足,提供一种巨型长圆柱体滚筒水车,将天然水流的自然动能、势能,低成本和普遍性地将其转换成较大效率的工作机械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巨型长圆柱体滚筒水车,包括水面支撑架和安装在水面支撑架上的水轮、传动轮和引水渠,所述水轮与传动轮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水轮的直径大于传动轮的直径,所述水轮上设有沿其周向分布的若干挡水隔板,其中至少有一个挡水隔板部分浸入水面之下,所述传动轮设于所述水轮的上方,且传动轮的圆心与水轮的圆心不在同一条垂线上,所述传送带的外圆周表面间隔布置有若干个盛水器,所述引水渠设于传动轮的下方,用以承接各盛水器翻倒下来的水。
进一步的,所述水轮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挡水隔板均匀设置在内外圈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水面支撑架上设有用于控制水轮和传动轮安装高度的升降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轮和水轮的圆心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度。
进一步的,所述水面支撑架为在江河河床底部建筑的大型桥墩式对称水泥柱框架结构,其包括主体立柱、水轮支撑立柱、传动轮支撑立柱、引水渠支撑立柱和横向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水轮和传动轮均采用巨型长圆柱体滚筒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采用履带式环形传送带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外圆周表面布置的盛水器为等间距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还包括发电机组,所述发电机组通过传送装置与水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在江河河段中建起这种巨型长圆柱体滚筒水车后,人类就可以让它所产生的巨大工作机械能进行多项做功。a.可用它的动能来发电,其方式有两种:(a)如果自然河水的流速在2米/秒以上,所述挡水隔板受到河水的强力冲击而转动,然后带动水轮转动,可以通过所述水轮旋转的大圆周周长与较小发电机组转子轴圆周周长的转速倍比,来实现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实现水力发电;(b)如果自然河水处于大江大河下游的平缓处,可以在所述水轮的60度角上方,安装一个一定半径的能转动的传动轮,然后通过一传送带将所述水轮与传动轮连接起来。同时,还在所述传送带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等分的盛水器。当所述挡水隔板受到河水的强力冲击而转动,然后带动所述水轮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和传动轮转动,所述传送带上的盛水器可将江河里的水提升到所述传动轮的顶端,当所述盛水器转过所述传动轮顶端向下继续转动时,所述盛水器中的水就会在重力的作用下翻倒下来。这时,又在所述盛水器中水翻倒下来的一定高度处,建筑一个一定宽度的引水渠,所述引水渠再将这些提升了空间高度的水排向江河岸边,并在江河岸边修建相应高和根据发电需要的体积的储水池,把水储存起来。这样就能使自然流淌的江河水,在成本低廉的情况下变成水力发电或农田灌溉用的工作水头,从而实现水力发电和农田灌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波,未经徐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80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