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泪道置管探针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7637.1 | 申请日: | 2014-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1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叶文婕;曹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徐素柏 |
地址: | 2250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泪道 探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泪管置管术中用于放置硅胶泪道置管的泪道置管探针。
背景技术
眼泪从眼睛经上、下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流入鼻腔。如果此通道因病变发生阻塞,就会引起溢泪,泪囊炎等一系列病变。需要及时进行手术疏通治疗。目前主要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管置管术或泪道引流管置入术等。手术中需要沿鼻泪管逆向置入用于支撑泪道的硅胶管,该泪道置管末端有一个用于牵引的牵引端,手术中采用中空探针依次探通下泪小点、下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在鼻泪管下端将泪道置管通过牵引线向上牵引至下泪小点,完成置管手术。此手术中用的泪道置管及探针存在如下问题:1、该牵引端末端经常容易摩擦患者眼球,而引起患者一系列的不适或手术并发症。2、不能治疗上泪小管阻塞、泪小点闭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减少患者手术不适和并发症的泪道置管探针,有效治疗治疗联合上泪小管阻塞、泪小点闭塞,并提高手术的治愈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泪道置管探针,包括细长的管状钢针,所述钢针一端连通有中空的针柄,所述钢针另一端为光滑的封闭端,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钢针封闭端的钢针壁设有侧斜切口,所述钢针内设有一两端闭环双股的并且可上下自由拉动的记忆合金丝,所述记忆合金丝包括上部的直形穿引端和下部的钩形穿引端,所述钩形穿引端从针柄穿入钢针从下端的侧斜切口穿出钢针。
本实用新型的泪道置管探针,借助钢针内可自由拉力的且两端封闭的双股的记忆合金丝,进行泪道置管手术时,记忆合金丝的两个封闭端可分别从上下两个方向自由拉动牵引泪道置管的牵引线,可以实现正反两个方向的牵引,当探通下泪小管、泪囊、鼻泪管时记忆合金丝由钢针向鼻腔伸出,并由记忆合金丝钩形穿引端(鼻端)携带硅胶管牵引端从鼻泪管下端逆向引入鼻泪管、泪囊、下泪小管,出下泪小管。再用钢针探通上泪小管、泪囊、鼻泪管时记忆合金丝由眼端向鼻腔伸出,通过记忆合金丝直形穿引端(眼端)携带硅胶管牵引线将细长硅胶管的牵引端置入上泪小管、泪囊、鼻泪管至鼻腔完成泪道置管手术。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泪道置管探针可以减少患者手术不适和并发症,有效治疗治疗联合上泪小管阻塞、泪小点闭塞症并提高手术的治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泪道置管探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钢针,1A侧斜切口,2针柄,3记忆合金丝,3A钩形穿引端.3B直形穿引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泪道置管探针,包括细长的管状钢针1,钢针1一端连通有中空的针柄2,钢针1另一端为光滑的封闭端,靠近钢针1封闭端的钢针壁设有侧斜切口1A,钢针1内设有一两端闭环双股的并且可上下自由拉动的记忆合金丝3,记忆合金丝3包括上部的直形穿引端3B(既眼端)和下部的钩形穿引端3A(既鼻端),钩形穿引端3A从针柄2穿入钢针1从下端的侧斜切口1A穿出钢针1;为便于手术中记忆合金丝3顺利的从侧斜切口1A穿出,侧斜切口1A下侧的钢针1为实心的,并且设有便于记忆合金丝3的钩形穿引端3A从侧斜切口1A穿出钢针的侧斜面,如图2所示。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泪道置管探针进行泪道置管手术时,借助钢针1内可自由拉力的且两端封闭的双股的记忆合金丝3,进行泪道置管手术时,记忆合金丝3的两个封闭端可分别从上下两个方向自由拉动环绕在记忆合金丝3上的牵引线,牵引泪道置管,可以实现正反两个方向的牵引,当探通下泪小管、泪囊、鼻泪管时记忆合金丝由钢针向鼻腔伸出,并由记忆合金丝钩形穿引端3A携带硅胶管牵引端从鼻泪管下端逆向引入鼻泪管、泪囊、下泪小管,出下泪小管。再用钢针1探通上泪小管、泪囊、鼻泪管时记忆合金丝3由直形穿引端3B向鼻腔伸出,通过记忆合金丝直形穿引端3B携带硅胶管牵引线将细长硅胶管的牵引端置入上泪小管、泪囊、鼻泪管至鼻腔完成泪道置管手术。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泪道置管探针可以减少患者手术不适和并发症,有效治疗治疗联合上泪小管阻塞、泪小点闭塞症并提高手术的治愈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中医院,未经扬州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76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