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步法短纤合股捻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5959.2 | 申请日: | 2014-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1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廖周荣;黄蜀建;胡光辉;段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7/00 | 分类号: | D01H7/00;D02G3/2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张吉 |
地址: | 64400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步法 合股 捻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捻线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步法短纤合股捻线机。
背景技术
目前,短纱生产制线行业中,其合股纱的生产多数采用短纤倍机生产,这种设备必须将单纱筒原料通过并丝络筒机络成800-1000g/个规格直筒,再用短纤倍机加捻成线。这种工艺设备,工艺流程长,能耗高,用人多,投资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益相对低。同时,面对逐步萎缩的绣花线市场,原有专用生产绣花线的一步发捻线机面临闲置、甚至报废。因此为盘活现有一步法复合捻线机,扩展一步法复合捻线机的功能,同时缩短人棉短纤合股纱生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另有中国专利号为:200520100740.9,公告日为2006.4.12,公开了一种可制作花式线的一步法复合捻线机。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步法复合捻线机改进,该捻线机应当既能制作一般的纱线,又能制作花式线,并具有生产效率高、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的特点。技术方案是:双面复合花式捻线机,包括机架、机头部分、机尾部分、传动机构、电脑控制系统,在该机架的横截面的左侧和右侧:上部装有前上锭子和后上锭子,前、后上锭子的上空分别装有若干个上导丝圈,中部装有下罗拉,下部装有下锭子及与下锭子相配合的钢令和钢令板升降机构。所述的前、后上锭子与下罗拉之间从上至下还分别设置有前罗拉和后罗拉、导丝圈和吹管、空心锭子、假捻器及下导丝圈。其工艺流程长,能耗高,用人多,投资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益相对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步法短纤合股捻线机,该捻线机在现有锭位布局空间情形下,通过带传动环绕方向的改变,实现合股纱需要的加捻捻向,使整机可任意改变复捻捻向,实现一机多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步法短纤合股捻线机,包括机架和电机,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捻线的筒子支架、搁丝板、并丝器、张紧轮和锭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锭传动盘和锭带限向轮, 所述下锭传动盘和锭带限向轮分别设在机架上,所述锭带绕过下锭传动盘并经锭带限向轮限位后,再缠绕在锭子上。
所述的锭带限向轮设在机架的张紧轮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架上设置下锭传动盘和锭带限向轮,利用锭带捻线机加捻能耗低,现有锭位布局空间等优势,通过锭带传动环绕方向的改变,实现合股纱需要的加捻捻向;使整机可任意改变复捻捻向,实现一机多用。
2、本实用新型的锭带限向轮设在机架的张紧轮上,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锭位布局空间优势,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中标记 :1、机架,2、筒子支架,3、筒子架,4、单纱筒,5、搁丝板,6、并丝器,7、夺辊,8、罗拉,9、锭子,10、下锭传动盘,11、锭带,12、锭带限向轮,13、张紧轮,14、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步法短纤合股捻线机,包括机架1和电机14,捻线机的机架上设有用于捻线的筒子支架2、搁丝板5、并丝6器、张紧轮13和锭子9,还有捻纱用的筒子架3与单纱筒4,为了改变现有一步法复合捻线机有被淘汰的可能,在捻线机上增设下锭传动盘10和锭带限向轮12,其中:下锭传动盘10用于缠绕锭带11,不同缠绕方式可以改变锭带11的传动方式,从而改变纱的捻向;锭带限向轮12用于限定锭带的位置。同时将下锭传动盘10和锭带限向轮12分别设在机架上,所述锭带11绕过下锭传动盘10并经锭带限向轮12限位后,再缠绕在锭子9上。所述的锭带限向轮12设在机架的张紧轮13上。改变锭带在下锭传动盘10上的缠绕方式,改变锭子9的转向,从而实现实现合股纱需要的加捻捻向,使整机可任意改变复捻捻向,实现一机多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59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