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炉余热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4487.9 | 申请日: | 2014-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7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胡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余热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炉余热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余热利用是节能降耗的重要方向,在现有的工业生产中,余热发电中一部分的汽轮机发电系统采用饱和蒸汽作为发电动力,既利用(余热)锅炉产生饱和蒸汽进行发电,有效利用余热资源。在发电时,余热锅炉产生饱和蒸汽直接进入汽轮机组内做功,但这样的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饱和蒸汽含为湿蒸汽,含水量较高,在汽机内膨胀过程中产生的水份多,因此必须考虑汽轮机低压级叶片带水去湿措施;由于饱和蒸汽在做功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冷凝水,在汽轮机突然丧失负荷时,积存在转子表面、机内固定部分表面和管系内、特别是大容积的汽水分离再热器中的冷凝水会闪蒸为蒸汽,导致汽轮机危险地加速,影响汽轮机的正常工作,降低发电效率。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炉余热发电系统,减少汽轮机内部冷凝水量,确保汽轮机正常运行,提高发电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转炉余热发电系统,包括转炉、换热器、汽包、储热器、过热器、汽轮机、发电机、冷凝器、气封加热器、凝结水泵、除氧器,转炉的蒸汽出口通过换热器与汽包连接,汽包顶部通过管路与储热器进汽口连接,储热器出汽口通过过热器与汽轮机进汽口连接,汽轮机与发电机连接,与汽轮机连接的一路管路依次与凝结水泵、气封加热器、除氧器、给水泵、汽包连接,汽轮机与凝结水泵连接的管路上设有冷凝器,冷凝器出水口与冷却塔连接,冷却塔通过循环冷却泵与冷凝器入水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过热器加热成过热蒸汽减少水份含量,进而成为干蒸汽,减少汽轮机的冷凝水含量,过热器还能够提高蒸汽比焓,提高发电效率;汽轮机做功发电后的蒸汽经冷凝器冷凝、气封加热器换热部分高温蒸汽返回汽轮机,其余凝结的较低温的蒸汽经除氧器除氧后返回汽包,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同时,气封加热器还能起到减压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炉 2-换热器 3-汽包 4-储热器 5-汽轮机 6-发电机 7-过热器 8-冷凝器 9-冷却塔 10-循环冷却泵 11-凝结水泵 12-气封加热器 13-除氧器 14-给水泵15-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见图1,转炉余热发电系统,包括转炉1、换热器2、汽包3、储热器4、过热器7、汽轮机5、发电机6、冷凝器8、气封加热器12、凝结水泵11、除氧器13,转炉1的蒸汽出口通过换热器2与汽包3连接,汽包3顶部通过管路与储热器4进汽口连接,储热器4出汽口通过过热器7与汽轮机5进汽口连接,汽轮机5与发电机6连接,与汽轮机5连接的一路管路依次与凝结水泵11、气封加热器12、除氧器13、给水泵14、汽包3连接,汽轮机5与凝结水泵11连接的管路上设有冷凝器8,冷凝器8出水口与冷却塔9连接,冷却塔9通过循环冷却泵10与冷凝器8入水口连接。
转炉1产生的饱和蒸汽通过汽包3中转后进入储热器4稳压,将转炉1的产生的间歇、不稳定的蒸汽转为持续稳定的蒸汽,蒸汽通过加热成过热蒸汽,进而成为干蒸汽进入汽轮机5,经过汽轮机5做功,发电机6产生电能对外供电;做功后的蒸汽经冷凝器8换热换热后进入气封加热器12,蒸汽经气封加热器12换热后,部分高温蒸汽返回汽轮机5,其余凝结的较低温的蒸汽经除氧器13除氧后返回汽包3,汽包3内的饱和水蒸汽沉积后经循环泵15打入换热器2,经转炉1的烟道等加热返回汽包3循环使用。整个发电过程中一旦发生缺水现象,可从锅炉通过除氧器13补水,进入整个循环发电过程。冷凝器8中的冷却水由冷却塔9循环提供。
本实用新型通过过热器加热成过热蒸汽减少水份含量,进而成为干蒸汽,减少汽轮机的冷凝水含量,过热器还能够提高蒸汽比焓,提高发电效率;汽轮机做功发电后的蒸汽经冷凝器冷凝、气封加热器换热部分高温蒸汽返回汽轮机,其余凝结的较低温的蒸汽经除氧器除氧后返回汽包,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同时,气封加热器还能起到减压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44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窑炉废气焚烧装置
- 下一篇:黄磷炉渣池除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