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水管道用排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2938.5 | 申请日: | 2014-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4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科;李达;高书田;王会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西南建安防腐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24 | 分类号: | F16L55/24 |
代理公司: |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51219 | 代理人: | 温黎娟 |
地址: | 64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水 管道 用排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渣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输水管道用排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及工业用水量迅速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长距离输水工程是解决用水量迅速增加的主要措施之一。输水管道输送的水中含有碳酸钙、泥沙、SiO2、Ca2+、Mg2+不溶化合物等杂质及管道检修时不慎进入的铁屑、石块等物体,大的固体物质易在低洼地段沉积,颗粒状物质极易被吸附于管壁腐蚀管壁生成FeS等垢物,这些物质都易堵塞管道,影响输送管道的运行和输送效率,另外水中的杂质也会影响管道计量装置(例如水表)的计量。对于此类管道杂质、结垢问题,现有技术一般都是待输水管线结垢严重时,将系统停止运行,进行管道的机械或化学清洗除垢,该方法对生产影响大、工期长、费用高。若计量装置因堵塞出现问题时,需要从管道上取下计量装置,人工进行处理,清除垢物、杂质,该方法不仅影响生产,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水中的杂质也没得到清除,仍然会影响计量装置的计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排渣装置,它应用于输水管道中,定期对输水管道进行排渣,降低管道结垢的速度,减小固体物质对管壁的摩擦损害,提高输水效率,减少输送管道上计量装置的运行故障,保证计量装置的运行和计量准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水管道用排渣装置,它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内部斜向安装钻孔挡板,装置本体底部连接锥形筒,锥形筒出口连接排渣管,排渣管上设置闸阀。
进一步的,所述钻孔挡板安装在装置本体内部的对角线上。
根据输水管线的生产地形情况,在地势变化较大、沉积固体物质可能性最大且具有较好排渣条件的地点将本实用新型排渣装置安装在管道上,同时在计量装置前端也安装排渣装置。将本实用新型排渣装置安装在管道上,管道水流方向与钻孔挡板倾斜方向相对,水中杂质被挡板挡住聚集在锥形筒中,水流则通过挡板继续通行,定期开启排渣管上的闸阀将锥形筒中的沉渣排出,当沉渣和污水排净后,立即关闭闸阀。钻孔挡板上钻孔的直径大小根据过水面积和沉渣大小而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排渣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在输水管道上安装本实用新型排渣装置,可使管道中的固体物质自然沉积,定期排渣,可以降低管道结垢的速度,有利于消除管道固体物质沉积堵塞形成瓶颈现象,避免水中杂质对计量装置的影响,减小固体物质对管壁的摩擦损害,提高输水效率,减少输送管道上计量装置的运行故障,保证计量装置的运行和计量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钻孔挡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输水管道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装置本体;2、钻孔挡板;3、锥形筒;4、排渣管;5、闸阀;6、钻孔;7、水表;8、输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限定在以下实施例中。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输水管道用排渣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内部斜向安装钻孔挡板2,装置本体1底部连接锥形筒3,锥形筒3出口连接排渣管4,排渣管4上设置闸阀5。优选的是,钻孔挡板2安装在装置本体1内部的对角线上。参见图2,钻孔挡板2上钻孔6的直径大小根据过水面积和沉渣大小而定。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排渣装置安装在输水管道8上,与输水管道贯通连接,同时将排渣装置设置在水表7前端,可避免水中杂质对水表计量的影响,同时可将杂质聚集起来,定时排渣。
对于长距离输水管线,根据输水管线的生产地形情况,在地势变化较大、沉积固体物质可能性最大且具有较好排渣条件的地点将本实用新型排渣装置安装在输水管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西南建安防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西南建安防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29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软管表面磨损的结构
- 下一篇:多路通给排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