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底部为球冠底的水蛭养殖网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1267.0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6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夏厚凯;杨翠翠;杨成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康源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6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部 球冠底 水蛭 养殖 网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领域,具体是一种底部为球冠底的水蛭养殖网箱。
背景技术
水蛭以鲜活螺蛳为主要饲料,进行网箱养殖水蛭时,鲜活螺蛳被水蛭摄食后,残余的螺壳分散分布网箱底部,不易清除,给后续投放螺蛳、清除螺壳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底部为球冠底的水蛭养殖网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底部为球冠底的水蛭养殖网箱,其特征是,网箱为圆形,直径3—8米,网箱侧壁采用筛绢网网片制作,网目20—30目,网箱侧壁高1.2—1.5米,网箱侧壁顶端固定于顶端圆撑上,从顶端圆撑向内设置30厘米宽的防逃网,防逃网内侧固定于防逃网圆撑上,防逃网采用筛绢网制作,网目10—20目,防逃网与网箱侧壁形成60—90°角,在网箱侧壁外侧距顶端30—50厘米处,设置若干浮球,浮球固定于网箱上部的浮球圆撑上,网箱侧壁底端与球冠底连接,球冠底的周边与网箱侧壁底端交汇后固定于底端圆撑上,球冠底采用网目10—20目的筛绢网制作,球冠底高0.3—0.8厘米,直径与网箱一致。
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网箱,在养殖水蛭时,鲜活螺蛳投放网箱的球冠底处,由于球冠底坡度大,便于螺蛳移动,螺蛳依靠腹足运动分布球冠底的各处,供水蛭摄食,残余的螺壳顺球冠底的坡度汇聚中心点,在清除螺壳时,直接清除网箱球冠底中心点即可,便于清除,避免出现鲜活螺蛳与螺壳混在一起难以清除螺壳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中:1防逃网圆撑,2顶端圆撑,3浮球,4防逃网,5网箱侧壁,6浮球圆撑,7底端圆撑,8球冠底。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底部为球冠底的水蛭养殖网箱,其特征是,网箱为圆形,直径3—8米,网箱侧壁(5)采用筛绢网网片制作,网目20—30目,网箱侧壁(5)高1.2—1.5米,网箱侧壁(5)顶端固定于顶端圆撑(2)上,从顶端圆撑(2)向内设置30厘米宽的防逃网(4),防逃网(4)内侧固定于防逃网圆撑(1)上,防逃网(4)采用筛绢网制作,网目10—20目,防逃网(1)与网箱侧壁(5)形成60—90°角,在网箱侧壁(5)外侧距顶端30—50厘米处,设置若干浮球(3),浮球(3)固定于网箱上部的浮球圆撑(6)上,网箱侧壁(5)底端与球冠底(8)连接,球冠底(8)的周边与网箱侧壁(5)底端交汇后固定于底端圆撑(7)上,球冠底(8)采用网目10—20目的筛绢网制作,球冠底(8)高0.3—0.8厘米,直径与网箱一致;使用本实用新型网箱,在养殖水蛭时,鲜活螺蛳投放网箱的球冠底(8)处,由于球冠底(8)坡度大,便于螺蛳移动,螺蛳依靠腹足运动分布球冠底(8)的各处,供水蛭摄食,残余的螺壳顺球冠底(8)的坡度汇聚中心点,在清除螺壳时,直接清除网箱球冠底(8)中心点即可,便于清除,避免出现鲜活螺蛳与螺壳混在一起难以清除螺壳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康源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康源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12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