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开关柜手车操作把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8000.6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0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许辉;侯艳;拜姝羽;曲良孔;邓伟;郭卫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郑州凯通思创科技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1/167 | 分类号: | H02B11/167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开关柜 手车 操作 把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手车开关柜操作把手,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手车开关柜是一种常用的高压变电站开关设备。在开关柜中部有个手车,手车能移出和推入,可以更换和维修。开关柜在出厂时由于未考虑在开关柜运行时需要加装机械编码挂锁,只按常规尺寸配置手车操作把手,这些设计缺陷导致现有的手车操作把手无法正常使用,必须解锁将柜门打开后方能操作,延长了手车移出和推入的操作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手车开关柜操作把手,缩短手车的操作时间。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手车开关柜操作把手,包括驱动杆和操作把手,所述驱动杆为空心结构,其操作端的内侧壁呈方形结构、另一端的内侧壁为圆形结构,中间设置有堵头;所述驱动杆和操作把手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操作把手固定连接在一起、另一端穿插进驱动杆的圆形端内部,在所述堵头和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强磁力吸附层,所述连接杆通过强磁力吸附层与驱动杆吸附固定在一起;所述驱动杆的总体长度为100~120mm,内侧壁为方形结构的这段长度为50~60mm;所述操作把手呈“L”型,所述“L”型操作把手由绝缘材料加工而成。
所述驱动杆操作端的内侧壁为17*17mm的方形结构,和手车开关柜上操作孔的大小相匹配。
所述“L”型操作把手的转动横臂上设置有防滑层。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驱动杆和操作把手之间设置有连接杆,加长了手车开关柜操作把手的驱动长度,实现了操作把手与手车之间的可靠接触,使手车可以快速地移出和推入,节约操作时间。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操作把手的转动横臂上设置防滑层,轻松实现手车的移出和推入,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驱动杆操作端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新型手车开关柜操作把手,包括驱动杆1和操作把手5,驱动杆1为空心结构,其操作端的内侧壁呈方形结构、另一端的内侧壁为圆形结构,中间设置有堵头2;在驱动杆1和操作把手5之间设置有连接杆4,连接杆4一端与操作把手5固定连接在一起、另一端穿插进驱动杆1的圆形端内部,在堵头2和连接杆4之间设置有强磁力吸附层3,连接杆4通过强磁力吸附层3与驱动杆1吸附固定在一起;驱动杆1的总体长度为100~120mm,内侧壁为方形结构的该段长度为50~60mm;操作把手5呈“L”型,“L”型操作把手5由绝缘材料加工而成。
其中:驱动杆1操作端的内侧壁为17*17mm的方形结构,和手车开关柜上操作孔的大小相匹配;在“L”型操作把手5的转动横臂上设置有防滑层6。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驱动杆1和操作把手5之间设置的连接杆4,实现了操作把手与手车之间的可靠接触,使手车可以快速地移出和推入,节约操作时间;通过在操作把手5的转动横臂上设置防滑层6,轻松实现手车的移出和推入,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郑州凯通思创科技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郑州凯通思创科技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80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线简易收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景观型预装箱式变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