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路沿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7299.3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9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乐亚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1F9/053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淑玲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路沿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路沿石,主要应用于道路的一侧或两侧。
背景技术
现有路沿石主要是水泥路沿石,重量大,在安装时,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且只有单一的铺路功能,功能太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料路沿石及采用该塑料路沿石的道路,路沿石采用塑料为原料采用滚塑工艺一次成型,具有重量轻,结构强度大,颜色多样性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路沿石,包括一体成形的路沿石本体,所述路沿石本体为塑料制成的路沿石本体,所述路沿石本体为中空结构,其壁厚为5-10mm。
优选的,所述塑料为LLDPE、PE、LDPE、HDPE或PP中的任一种。
通常,所述路沿石本体可以包括内侧板、外侧板、左侧板、右侧板、上侧板和下侧板,并互相连接构成矩形的路沿石本体,还设有斜侧板,所述斜侧板的长度与所述内侧板的长度相等,所述内侧板的上沿通过所述斜侧板与所述上侧板的内沿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侧板、所述外侧板、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所述上侧板和所述下侧板之间构成空腔,所述外侧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为7-15cm,还设有圆盖,所述圆盖与所述通孔相配合,所述圆盖上开设有圆孔,所述空腔内安装有LED灯,所述LED灯的控制线和电源线穿过所述圆孔。
优选的,所述路沿石本体为红色路沿石本体、黄色路沿石本体、蓝色路沿石本体、白色路沿石本体、绿色路沿石本体或紫色路沿石本体。
相应的,所述红色路沿石本体内的LED灯为白色光LED灯,所述黄色路沿石本体内的LED灯为白色光LED灯,所述蓝色路沿石本体内的LED灯为蓝色光LED灯,所述白色路沿石本体内的LED灯为白色光LED灯,所述绿色路沿石本体内的LED灯为绿色光LED灯,所述紫色路沿石本体内的LED灯为白色光LED灯。
一种道路,在道路的一侧或两侧连续的铺设所述塑料路沿石。
一侧或两侧的若干塑料路沿石包括至少2种颜色的塑料路沿石,且他们依次交替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塑料作为原料制作路沿石,而塑料相对水泥其密度更低,这就意味着采用塑料制作的路沿石相对水泥制作的路沿石,前者的重量更轻,更便于工作人员的施工,其次采用塑料一次成型,从而确保了塑料路沿石本身的结构强度,5mm以上的厚度,更确保了塑料路沿石的强度,保证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在空腔内安装LED灯,在夜晚,可打开LED等,而使得路沿石发光,提醒司机道路的边界,减小交通事故的概率,既能在夜间为驾驶员驾驶引导驾驶,又能美化城市夜景。
附图说明
图1是塑料路沿石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塑料路沿石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1、外侧板;2、左侧板;3、上侧板;4、内侧板;5、斜侧板;6、通孔;7、路沿石本体;8、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路沿石,包括路沿石本体7,所述路沿石本体由内侧板4、外侧板1、左侧板2、右侧板(图中未示出)、上侧板3、下侧板(图中未示出)和斜侧板5构成,具体的说,所述内侧板、所述外侧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均竖直设置,且内侧板与外侧板相对设置(平行),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平行,同时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内侧板垂直,这样,将内侧板、左侧板、外侧板、右侧板依次连接,再在这个基础上,在其上侧和下侧分别连接上侧和下侧板,所述上侧板和所述下侧板均水平设置,所述斜侧板的长度与所述内侧板的长度相等,所述内侧板的上沿通过所述斜侧板与所述上侧板的内沿连接,这样便可构成一个完整的路沿石本体。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内”是指,在路沿石安装在道路两侧的情况下,靠近路面的一侧为“内”,反之为“外”,人体站在路沿石上面向路面左手边为“左”,右手边为“右”。
所述路沿石本体为采用塑料一体成形的,且保证内侧板、外侧板、左侧板、右侧板、上侧板、下侧板和斜侧板均等厚,其厚度控制在5-10mm(如:5mm、6mm、8mm、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乐亚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乐亚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72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