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混凝土墙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5740.4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6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祝立锋;金开建;林庆芳;吴玉宝;王国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4 | 分类号: | E04B2/84;C04B1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31205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混凝土墙。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建筑向着高、大、精、尖的大步迈进,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墙结构面临了众多现代建筑结构上的极限挑战,例如,在钢筋混凝土墙在浇注过程中,混凝土未及时凝固,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下沉情况,导致混凝土墙结构不均匀,影响质量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钢筋混凝土墙在浇注过程中,混凝土未及时凝固,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下沉情况,导致混凝土墙结构不均匀,影响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混凝土墙,包括钢筋、混凝土,所述钢筋包括竖直设置的钢筋和水平设置的钢筋,所述水平设置的钢筋通过扎条固定在竖直设置的钢筋上,所述钢筋构成长方体状,所述混凝土包裹钢筋,所述水平设置的钢筋包括结构呈X字形的钢筋组合。
所述呈X字形的钢筋组合数量在同一水平面上可设置多对,以防止混凝土在未凝固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下沉情况,进而导致混凝土 墙结构不均匀,影响使用质量和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混凝土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俯视所述新型混凝土墙所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钢筋;11-竖直设置的钢筋;12-水平设置的钢筋;120-呈X字形的钢筋组合;
20-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混凝土墙,包括钢筋10、混凝土20。
如图1所示,所述钢筋10包括竖直设置的钢筋11和水平设置的钢筋12,所述水平设置的钢筋12通过扎条固定在竖直设置的钢筋11上。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水平设置的钢筋12包括结构呈X字形的钢筋组合120。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钢筋10构成长方体状,所述混凝土20包裹钢筋10。其中,所述混凝土20包括高分子复合纤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混凝土墙浇筑步骤如下:
第一,钢筋10的绑扎。水平设置的钢筋12通过扎条固定在竖直设置的钢筋11上。所述水平设置的钢筋12包括结构呈X字形的钢筋组合120。
第二,模板支设。在呈长方体的钢筋10结构外围支设模板。
第三,配合比设计。根据高分子复合纤维各项性能数据及实验数据显示每立方混凝土加入0.6-1.2kg的高分子复合纤维比较合适,由于此纤维分为粉状纤维和束状纤维两种,在使用粉状纤维时应适当增加纤维用量。根据施工经验显示每立方混凝土加入0.9kg束状纤维,或者1.2kg粉状纤维,或0.5kg粉状纤维加0.5kg束状纤维混合配置均能很好的满足抗裂要求。
第四,纤维投放与搅拌。由于高分子复合纤维的表面极性与砂浆混凝土相近,二者结合力强,但是此纤维却有着很好的稳定性其配置不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不需改变混凝土的养护条件。固其掺加并搅拌只需在混凝土浇筑前掺加即可,无须改变混凝土施工工序及混凝土浇筑方式。由于高分子复合纤维的均匀分散性、不成团的特点,在进行掺加时无须进行特殊施工操作,只须在掺加后有均匀搅拌。
第五,混凝土浇筑。加入高分子复合纤维可使混凝土的粘聚性增强,坍落度有所减小,可减少混凝土泌水性。由于粘聚性增强,泵送混凝土将增加难度,为此在泵送掺加高分子复合纤维混凝土时应同时掺加高效减水剂和减水保塑剂用量,来设计满足施工要求。同时严禁现场给混凝土加水。
第六,混凝土震捣,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检测。
经上述步骤后,一种新型的混凝土墙即浇筑而成。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57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