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4809.1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7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25/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血管 内科 介入 刺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针。
背景技术
临床上经常采用介入的方式治疗心脏缺损等疾病,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时,通常是使用穿刺针刺入血管,然后将导丝通过针头穿入血管,一方面插入导丝时很容易流出大量血液,从而污染操作面,导致交叉感染;另一方面,在插入导丝过程中,穿刺针容易刺破血管,导致实验失败,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处理渗出血液,辅助控制穿刺深度,减轻医务人员工作负担的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针,包括针体和针柄,所述针体上设置刻度线,所述针体与所述针柄连接处的外侧设置半球状弹力囊,所述弹力囊的内表面设置吸液层,所述针柄内设置导管一,所述吸液层通过导管二与所述导管一连接,所述针柄设置导丝孔,所述针柄的末端设置密封部件。
所述导管一和所述导管二内设置单向阀。
所述针柄的末端设置磨砂层。
所述针柄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导丝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针,通过在所述针体与所述针柄连接处的外侧设置半球状弹力囊,可辅助控制针体的插入深度;结合所述弹力囊的内表面设置吸液层,可实现当针体周围渗出血液时,方便吸收血液,不至于造成感染的效果;通过在所述针柄内设置导管一,所述吸液层通过导管二与所述导管一连接,可以到达吸收针体内的渗出血液的目的,双重结合,即可有效解决渗出液污染台面及交叉感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型,操作简单,既解决了渗出血液污染台面,易造成交叉感染的问题,同时又能辅助控制针体的插入深度,有效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针体,2-针柄,3-刻度线,4-弹力囊,5-吸液层,6-导管一,7-导管二,8-导丝孔,9-密封部件,10-单向阀,11-磨砂层,12-导丝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针,包括针体1和针柄2,所述针体1上设置刻度线3,所述针体1与所述针柄2连接处的外侧设置半球状弹力囊4,所述弹力囊4的内表面设置吸液层5,所述针柄2内设置导管一6,所述吸液层5通过导管二7与所述导管一6连接,所述针柄2设置导丝孔8,所述针柄2的末端设置密封部件9,其中,所述密封部件9可以为橡胶密封塞,或者与所述针柄2注塑成型的端部结构。
在此实施例中,导管一6从密封部件9中穿出,然后与导管二7连接。其中,导管二6的一端与弹力囊4固接,另一端与导管二7固接,然后导管二7的末端设置盖体,与收液装置连接。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针,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所述导管一6和所述导管二7内设置单向阀10;进一步防止渗出血液沿导管一6和导管二7回流,造成感染;此外,为方便医务人员的对针柄2的把持,在所述针柄2的末端设置磨砂层11;进一步的,所述针柄2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导丝夹具12,方便导丝的固定。
在此实施例中,导管一6从针柄2的侧壁穿出,然后与导管二7连接。其中,导管二6的一端与弹力囊4固接,另一端与导管二7固接,然后导管二7的末端设置盖体,与收液装置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48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