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于散热的油压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4781.1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3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熊求颛;殷盛福;王凯平;黎剑锋;曾松林;宋光伟;方照根;陈永军;陈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装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F16F9/34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于 散热 油压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器,尤其涉及一种利于散热的油压减振器。
背景技术
油压减振器是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地铁列车等轨道交通装备的关键部件,其主要作用是衰减机车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振动与冲击、提高乘坐舒适性、保证机车车辆行驶安全。
现有的油压减振器的工作原理为:将动能转化为热能,具体为,在活塞拉伸行程时,活塞上的单向阀关闭,有杆腔压强增大,有杆腔内的液压油打开溢流阀做功,此时液压油温度升高,升温后的液压油经导油管流入储油腔;同时,由于无杆腔内的压强降低,液压油打开底阀组件上的单向阀从储油腔内流入无杆腔。活塞压缩行程时,底阀组件上的单向阀关闭,无杆腔内液压油压强升高,液压油打开活塞上的单向阀流入有杆腔,活塞杆下降导致油缸内总液压油体积减少,多余的液压油打开溢流阀做功,液压油温度升高,升温后的液压油通过导油管流入储油缸内。
可见,在拉伸压缩行程过程中,液压油温度在不断升高,拉伸行程中升温后的液压油从储油腔内的导油管通过底阀组件直接流入油缸内,导致高温液压油直接进入油缸,减少了液压油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减振器散热性降低,导致减振器内部橡胶元件及液压油的老化,降低减振器的寿命;同时,出现了因减振器内部温度过高易烧坏密封件,导致减振器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减振器使用寿命及可靠性的利于散热的油压减振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于散热的油压减振器,包括储油缸、工作缸、活塞及底阀组件,所述工作缸套设于储油缸内,所述活塞将工作缸分隔成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所述工作缸的外壁与储油缸的内壁之间形成储油腔,所述底阀组件设于第一腔室与储油腔之间,所述储油腔内设有与第二腔室连通的导油管,所述储油腔内设有使导油管的油液回流的回油管,所述回油管与底阀组件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导油管的出油端靠近底阀组件设置,所述回油管的进油端远离底阀组件设置。
所述回油管为圆弧形回油管或圆环形回油管。
所述回油管与工作缸同心布置。
所述底阀组件包括底阀座、底阀片、底阀螺母及阀门弹簧,所述底阀座安装于工作缸的端部,所述述底阀座上设有与导油管对接连通的通孔,所述底阀片通过底阀螺母及阀门弹簧压紧于底阀座上。
所述回油管和底阀组件为一体成型或装配连接。
所述活塞上设有允许流体从第一腔室向第二腔室流动的单向阀。
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溢流阀与回油管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储油腔内设有使导油管的油液回流的回油管,回油管与底阀组件连通,回油管的设置避免了导油管出来的升温液压油直接进入工作缸内,增大了液压油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使减振器的散热性提高,有效提高了减振器的寿命;同时,有效避免了减振器内部温度过高导致减振器失效的问题,提高减振器的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将回油管设计成圆弧形或圆环形,保证减振器在高速工作时有足够流量的液压油回流到工作缸,且圆弧形回油管与工作缸同心布置结构紧凑,不影响导油管安装。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储油缸;2、工作缸;21、第一腔室;22、第二腔室;3、底阀组件;31、底阀座;311、通孔;32、底阀片;33、底阀螺母;34、阀门弹簧;4、储油腔;41、导油管;42、回油管;5、活塞组件;51、活塞;511、单向阀;52、活塞杆;6、溢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装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时代装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47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衡式行星齿轮机构无级变速器
- 下一篇:一种减震扣件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