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低透气性煤层瓦斯的抽采通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4769.0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7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E21F1/0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透气性 煤层 瓦斯 通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开采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低透气性煤层瓦斯的抽采通风系统,对煤层中的瓦斯气体进行高效、快速的抽采,保证煤炭开采作业的安全,提高煤炭开采效率。
背景技术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随着矿井向深部的开采,煤层瓦斯含量越来越高,很多煤层由非突出煤层转变为突出煤层,为了控制回采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或消除突出煤层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降低煤层的瓦斯含量和压力,则需进行煤层瓦斯抽采。我国大多数煤层透气性较低,一般都在0.01立方米/(MPa2.d)以下,属于难抽采煤层,为了高效地抽采煤层瓦斯,需大幅提高煤层的透气性,其采用的方式是传统底板岩巷钻孔瓦斯抽采法在近距离煤层群条件下,而在底板岩巷及瓦斯抽出钻孔的布置层位较难选择,这就导致瓦斯抽采速度及效果不尽如人意,若进行煤炭开采作业,则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低透气性煤层瓦斯的抽采通风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低透气性煤层瓦斯的抽采通风系统,双吹风机与抽风机在巷道内形成对流,提高瓦斯抽采效率,同时通过抽采管内装配的瓦斯传感器、气流传感器与上位机结合,达到实时管控的目的,保证瓦斯抽采工作的安全。
技术方案:用于低透气性煤层瓦斯的抽采通风系统,由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一吹风机,及与第一吹风机连接的第一抽采管,及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二吹风机,及与第二吹风机连接的第二抽采管,及设置在地面上的、且位于第一吹风机、第二吹风机之间的抽风机,及与抽风机连接的第三抽采管,及设置在第三抽采管内壁上、且位于抽风机一端的瓦斯传感器、气流传感器,及分别与瓦斯传感器、气流传感器无线连接的上位机组成,其中,第一抽采管、第二抽采管和第三抽采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巷道连接;所述上位机,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及分别与单片机控制电路连接显示装置、预警装置。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一抽采管、第二抽采管和第三抽采管为圆形PVC结构,其直径分别为200mm,壁厚3mm。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一吹风机、第二吹风机的功率分别小于抽风机。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一抽采管、第二抽采管与巷道的夹角a分别为115°-125°。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显示装置为触摸LCD显示屏,预警装置为且不仅限于声光报警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低透气性煤层瓦斯的抽采通风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且成本低,便于拆卸组装、维护;2、抽采作业时,吹风机与抽风机形成对流,从而提高巷道瓦斯抽采速度,缩短瓦斯抽采时间,保证正常的煤炭开采作业;3、瓦斯抽采过程中,利用抽风机瓦斯抽采管内装配的瓦斯传感器、气流传感器对抽采作业进行管控,以便及时作出调整,保证抽采作业的安全及抽采效率,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低透气性煤层瓦斯的抽采通风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用新型的用于低透气性煤层瓦斯的抽采通风系的第一抽采管、第二抽采管与巷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序号如下:1-第一吹风机、2-第一抽采管、3-第二吹风机、4-第二抽采管、5-抽风机、6-第三抽采管、7-瓦斯传感器、8-气流传感器、9-单片机控制电路、10-显示装置、11-预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用于低透气性煤层瓦斯的抽采通风系统,由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一吹风机1,及与第一吹风机1连接的第一抽采管2,及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二吹风机3,及与第二吹风机3连接的第二抽采管4,及设置在地面上的、且位于第一吹风机1、第二吹风机3之间的抽风机5,及与抽风机5连接的第三抽采管6,及设置在第三抽采管6内壁上、且位于抽风机5一端的瓦斯传感器7、气流传感器8,及分别与瓦斯传感器7、气流传感器8无线连接的上位机组成,其中,第一抽采管2、第二抽采管4和第三抽采管6的另一端分别与巷道连接;上位机,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9,及分别与单片机控制电路9连接显示装置10、预警装置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47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矿井突水实时监测预报装置
- 下一篇:煤矿井下自然通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