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藻室外培养防护桶盖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2261.7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2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通;武长路;王娇;于文超;赵南南;张子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梁翠荣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外 培养 防护 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藻培养桶构件,尤其涉及一种微藻室外培养防护桶盖。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室外微藻培养桶盖比较平且没有用于向桶内放置气管的专用孔道。当所培养的微藻需要充气时,只能将大桶盖拧开,插入气管。此时,若将大桶盖拧紧,会挤扁气管,将严重影响充气,若不将其拧紧将会使外界物质很容易进入桶内,污染水体和微藻,尤其是在阴雨刮风天时,往往需要加盖塑料膜,否者桶盖存在被吹开且被雨水污染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防护效果好,密封性好,大大减少工作强度及时间,提高培养效率的微藻室外培养防护桶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微藻室外培养防护桶盖,其包括桶盖主体,其特征在于桶盖主体为圆锥形,桶盖主体的侧面开有管状通道开孔,管状通道开孔连接管状通道,管状通道向上倾斜并通向圆锥形桶盖主体内部,圆锥形桶盖主体的内壁下部设有螺纹。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桶盖主体的侧线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45度,管状通道开孔位于桶盖主体侧线的中央。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管状通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为30度。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管状通道的长度为管状通道开孔下边缘到桶盖主体顶端侧线长度L的三分之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产生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桶盖主体1设计为圆锥形,使得雨水灰尘等外界污染物落到桶盖上后迅速滑落,在室外培养时可以减少水、灰尘等污染物质在桶上的积累;管状通道开孔2的大小根据气管的粗细而定,便于气管放入桶内;管状通道开孔2处向上方延伸有一管状通道3,通向桶盖主体1内空间,管状通道3向上倾斜即与水平面向上呈一定夹角,向上倾斜可以防止雨水和污染物进入桶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既易放置通气管又能阻碍雨水灰尘等污染物进入桶内,防护效果很好,密封性好,大大减少工作强度及时间,提高培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微藻室外培养防护桶盖(参见图1-图2),其包括圆锥形桶盖主体1,桶盖主体1的侧线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45度,管状通道开孔2位于桶盖主体1侧线的中央。圆锥形桶盖主体1的侧面中部开有管状通道开孔2,管状通道开孔2连接管状通道3,管状通道3向上倾斜并通向圆锥形桶盖主体1内部,管状通道3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为30度。管状通道3的长度为管状通道开孔2下边缘到桶盖主体1顶端侧线长度L的三分之二。圆锥形桶盖主体1的内壁下部设有螺纹4。使用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纹4与培养连接,培养所需的通气管由管状通道开孔2经管状通道3进入培养桶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22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