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专用膜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9087.0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3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吴特殊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索爱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3/00 | 分类号: | B01D63/00;C02F3/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车世伟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生物反应器 专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生物反应器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专用膜组件。
背景技术
膜组件是一种利用膜的选择性分离实现料液的不同组分的分离、纯化、浓缩,这个过程称作膜分离,目前膜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生物、环保、化工、水处理等领域。膜组件根据结构或应用领域的不同有多种类型,例如应用在污水处理上的膜生物反应器(MBR)的膜组件主要分有帘式和柱式。目前不管是帘式还是柱式膜组件,其共同设计思路是将多根膜丝的上下端分别胶注在上下支撑部上,并且于下支撑部的下方设置曝气装置。该种结构设计在实践应用中存在一些缺陷:膜丝采用上下端均胶注,使膜外流体不断对膜丝形成较强的剪切力,存在易断丝问题;曝气装置作用是清理滞留在反应器内的污泥以免堵塞膜丝,然而实际清理效果十分不佳,紧密排列的膜丝表面及上端胶注区(易藏污区)仍经常受污泥堵塞的困扰,实践中需要经常中断使用,待拿出来清洗后再重新组装回去,存在繁琐操作、费时费力,增加成本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专用膜组件,采用单端胶注和互动曝气方式克服膜丝断丝及表面污泥堵塞而影响寿命及正常使用等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专用膜组件,包括呈圆柱形的壳体和设在该壳体上下开口端上的上、下端盖;所述壳体内设有若干根膜丝、中心曝气管及曝气盘;所述中心曝气管沿所述壳体的轴向延伸,其上端部设在所述上端盖的中心,所述上端盖上设有与所述中心曝气管相连通的上进气口;所述若干根膜丝均匀分布在所述中心曝气管的四周,且该若干根膜丝的下端部均悬空堵孔,上端部均胶注在所述上端盖上;所述曝气盘设在所述下端盖上,所述下端盖上设有与所述曝气盘相连通的下进气口。
所述中心曝气管的下端部延伸至与所述若干根膜丝的下端部相齐平。
所述壳体上靠近所述上、下端盖的位置均布设有若干排污孔。
所述膜丝的上端部的胶注结构包括一硬胶层加一软胶层的结构。
所述膜丝采用带支撑管的膜丝结构。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膜生物反应器专用膜组件,在柱式结构基础上膜丝采用单端胶注,膜丝的摆动自由度大,以此大大减小了膜外流体对膜丝形成的剪切力,确保膜丝不易断丝,提升膜丝使用寿命;而且单端胶注还减少了反应器内一大易藏污区(即下端胶注区),减少膜丝被堵塞几率。再有中心曝气管对膜丝的冲洗接触面积较大较全,极利于各膜丝的整体通量恢复,并且通过中心曝气管和曝气盘的互动曝气作用,使整个反应器内特别是膜丝表面免受污泥堵塞问题,使用中无需经常取出清洗,方便实用,大大提升膜组件使用寿命及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新型专用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大部分为剖视结构)。
标号说明
壳体 1 上排污孔 11
下排污孔 12 上端盖 2
出水口 20 上进气口 21
下端盖 3 下进气口 31
中心曝气管 4 出气孔 41
膜丝 5 硬胶层 51
软胶层 52 曝气盘 6
出气孔 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案涉及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专用膜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呈圆柱形的壳体1和设在该壳体1上、下开口端上的上端盖2、下端盖3。壳体1内设有中心曝气管4、若干根膜丝5及曝气盘6。
中心曝气管4在壳体1内沿其轴向延伸设置,中心曝气管4的上端部设在上端盖2的中心位置。上端盖2上设有与中心曝气管4相连通的上进气口21,中心曝气管4的管身上布设有复数个出气孔41。
若干根膜丝5均匀分布在中心曝气管4的四周,该若干根膜丝4的下端部均悬空并堵孔,上端部均胶注在上端盖2上。中心曝气管4的下端部与若干根膜丝5的下端部相齐平设置,以使中心曝气管4能够对膜丝4进行整体冲刷。膜丝5的上端部的胶注方式较佳地为先胶注一硬胶层再注胶一软胶层的方式,以此可以来利于保护膜丝5的上端部的胶注根部。另外,膜丝5较佳地采用带支撑管的膜丝结构,以加强膜丝5的抗剪切力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索爱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泉州索爱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90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料混合器
- 下一篇: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喷淋除酸脱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