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心稳定的双介质储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6103.0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4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业;曹金龙;刘荣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0 | 分类号: | B65D90/00;B65D90/5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心 稳定 介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介质储罐,具体涉及一种重心稳定的双介质储罐。
背景技术
传统双介质储罐都是在储罐内布置一道隔舱板,均分或者按客户要求进行分舱。当出现油品不能同时用光的情况下,整车重心将极不稳定,发生极大的偏移。并会出现极端状态,比如重心靠后在上陡坡产生翘头现象等。严重影响整车性能,尤其是对于越野加油车更为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重心稳定的双介质储罐,通过对称设置的两个隔仓板,将油罐分隔成三个油舱,通过油槽将前后两个油舱连通,解决不同装载量的情况下,重心移动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心稳定的双介质储罐,包括油罐、油罐内安装有隔仓板,所述油罐内安装有两个隔仓板,两个隔仓板沿油罐的中心平面对称分布,两个隔仓板将油罐分隔为第一油舱、第二油舱和第三油舱,第一油舱与第三油舱的底部通过油槽连通,第二油舱的底部通过下油筒与第一海底阀连接,油槽通过法兰与第二海底阀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油槽的一端带圆弧折弯,圆弧折弯的下方焊接有法兰,避免了在罐体底部开孔,节省了安装空间,确保在最低点设置海底阀出口,提高两舱连通过程中液体的流速。
进一步的,所述油槽上设有开关阀,当油罐中的第一油舱和第三油舱的油卸载一部分之后,关闭开关阀,使得第一油舱和第三油舱隔断,当油罐车爬坡或者下坡时,第一油舱和第三油舱的油不会相互流动,影响油罐车的重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称设置的两个隔仓板,将油罐分隔成三个油舱,通过油槽将前后两个油舱连通,解决不同装载量的情况下,重心移动的问题;通过油槽的一端设置成圆弧折弯,避免了在罐体底部开孔,节省了安装空间,确保在最低点设置第二海底阀出口,提高两舱连通过程中液体的流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心稳定的双介质储罐,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心稳定的双介质储罐,包括油罐、油罐内安装有隔仓板3,油罐包含筒体2和封头1,油罐内安装有两个隔仓板3,两个隔仓板3沿油罐的中心平面对称分布,将两个隔仓板3对称的焊接在筒体2内,筒体2的两端焊接封头1,两个隔仓板3将油罐分隔为第一油舱9、第二油舱10和第三油舱11,第一油舱9与第三油舱11的底部通过油槽8连通,第二油舱10的底部焊接有下油筒垫板6和下油筒7,下油筒7与第一海底阀连接,油槽8焊接有法兰垫板4和法兰5,法兰5与第二海底阀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油槽8的一端带圆弧折弯,圆弧折弯的下方焊接有法兰5,避免了在罐体底部开孔,节省了安装空间,确保在最低点设置第二海底阀出口,提高两舱连通过程中液体的流速;油槽8上设有开关阀12,当油罐中的第一油舱9和第三油舱11的油卸载一部分之后,关闭开关阀12,使得第一油舱9和第三油舱11隔断,当油罐车爬坡或者下坡时,第一油舱9和第三油舱11的油不会相互流动,影响油罐车的重心。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第一油舱9和第三油舱11通过油槽8连通,第一油舱9和第三油舱11舱内介质液面高度保持一致,储罐的重心保持稳定。油槽8通过法兰5连接海底阀,加快了进出油速度。油罐车在行车过程中,关闭开关阀12,使得第一油舱9和第三油舱11相互独立,油罐车在爬坡或者下坡时重心在油罐车的中间,安全性高。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61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