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冷岛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5068.0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2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原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原皓 |
主分类号: | F28B9/00 | 分类号: | F28B9/00;F24D1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王大为 |
地址: | 15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冷岛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空冷岛余热回收装置,属于电力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在世界上属于缺水国家,因此火力发电近年来成为我国主要的发电模式。国内已有火力发电厂或新建火电项目大多采用空冷岛冷却。一般发电公司全年负荷率在54%左右(按600MW机组核算),冬季时东北三省纯凝机组负荷率更低,空冷机组冬季运行最低负荷达280MW,此时进入空冷管束的蒸汽量远不能满足管束自身防冻需求,管束表面温度在-10℃以下长期运行的现象经常发生,从而导致管束及凝结水疏水管结冻变形,严重威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空冷机组冬季运行中,东北三省冬季西北风占主流,从1、2号炉之间常有一股冷风吹向空冷岛管束,致使运行环境更加恶劣,当负荷低于300MW时,虽经表面防护,但因管束间拉筋处不能用挤塑板防护,导致拉筋处管束结冻变型。机组冬季启动中,因初期进入管束的蒸汽量较少,凝结水量也不足,导致下联箱疏水管在弯头处结冻,造成联箱及管束水不能及时排出产生结冻,甚至使整列管束全部结冰胀裂,极易发生严重设备损坏事件。现有火力发电机组用空冷岛冷却系统产生大量的余热,这些余热白白损失,又增大了大气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火力发电机组空冷岛冷却系统管束结冻损坏和产生余热损失及大气热污染问题,进而提出一种空冷岛防冻和余热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三角支撑梁、驱动套、热风收集风道、两个防冻护板和两个开合拉杆,三角支撑梁由立柱和两个横梁组横,两个横梁呈一字型设置在V字形散热模块的开口处,立柱的上端与两个横梁的连接处连接,立柱的下端与V字形散热模块内的底端连接,两个防冻护板设置在立柱的两侧,且两个防冻护板均位于V字形散热模块与两个横梁之间,每个防冻护板的一端与立柱的上端转动连接,驱动套套装在立柱上,两个开合拉杆设置在立柱的两侧,每个开合拉杆的一端与驱动套的外侧壁连接,每个开合拉杆的另一端与相对应的一个防护的房东版另一端的下表面连接,热风收集风道安装在三角支撑梁上,热风收集风道的出风口与厂房内一次风机入口、二次风机入口、取暖通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空冷岛管束冻损问题,对空冷岛排出的余热进行回收,余热送到一、二次风入口及对锅炉厂房内进行供暖,增加一、二次风入口烟温,减少锅炉厂房暖气的投入量,每年节省1408吨标准煤,每年可节约供热资金77.44万元,达到了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良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空冷岛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三角支撑梁1、驱动套4、热风收集风道5、两个防冻护板2和两个开合拉杆3,三角支撑梁1由立柱1-1和两个横梁1-2组横,两个横梁1-2呈一字型设置在V字形散热模块7的开口处,立柱1-1的上端与两个横梁1-2的连接处连接,立柱1-1的下端与V字形散热模块7内的底端连接,两个防冻护板2设置在立柱1-1的两侧,且两个防冻护板2均位于V字形散热模块7与两个横梁1-2之间,每个防冻护板2的一端与立柱1-1的上端转动连接,驱动套4套装在立柱1-1上,两个开合拉杆3设置在立柱1-1的两侧,每个开合拉杆3的一端与驱动套4的外侧壁连接,每个开合拉杆3的另一端与相对应的一个防护的房东版2另一端的下表面连接,热风收集风道5安装在三角支撑梁1上,热风收集风道5的出风口与厂房内一次风机入口8、二次风机入口9、取暖通道10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空冷岛余热回收装置的热风收集风道5内设有热风引风机6。
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是:如此设置,可以提高热风收集效果。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工作原理
沿立柱1-1向上推动驱动套4,两个开合拉杆3将两个防冻护板2支撑开,当两个防冻护板2打开成一字型时,两个防冻护板2与V字形散热模块7形成封闭腔体,空气流动减少,V字形散热模块7内温度升高,防冻效果显现;封闭腔体上部的热风收集风道5内的热风引风机6开动时,V字形散热模块7产生的余热经由热风收集风道5进入供暖管道中。沿立柱1-1向下推动驱动套4,两个开合拉杆3拉动两个防冻护板2关闭,空冷岛V字形散热模块7恢复常态。通过热风收集风道5经引风机6把热风送至厂房内一次风机入口8、二次风机入口9、取暖通道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原皓,未经原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50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中心距板翅式油冷却器
- 下一篇:玄武岩火焰窑炉余热再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