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自排除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3217.X | 申请日: | 2014-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4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环;陈廷;何开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振环 |
主分类号: | B03C1/14 | 分类号: | B03C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排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生产颗粒原料的除铁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自排除铁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工业生产中常常要用到颗粒原料,如塑胶加工和食品加工行业,为了确保原料的纯度,特别是一些容易弄伤机器和影响产成品电导率的铁杂质,必须要在进入机器生产前剔除,这就要用到除铁装置,现有都是通过在入料口处放置永磁体来吸附清除铁杂质,含铁杂质吸附在永磁体表面,由于永磁体处在流料中,在吸附的含铁杂质不能及时分离排出,积累到一定程度,在流料冲击裹挟下又会混在流料内进入生产设备,进而损坏生产设备,影响产品性能,这仍有待于改进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自排除铁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磁自排除铁装置,包括料斗和流道,其特征在于流道轴向竖直排布,流道下部连接有法兰盘,流道上部与料斗下开口连接;流道内置轴线竖直的容置筒,容置筒与流道侧壁间的环形流道截面积小于漏斗下开口截面积,容置筒下端连接有一由流道侧壁穿过的向下倾斜的排出管,容置筒侧壁是由轴向阵列的轴向栅格条构成,容置筒上端设有一电气腔,电气腔内设有一U型电磁铁,U型铁芯两端向下延伸到容置筒内。
进一步的,所述轴向栅格条上设有环形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为向内倾斜的百叶状。
进一步的,所述U型铁芯两端低于轴向栅格条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电气腔内贴合侧壁设有一环形永磁体。
本实用新型容置筒与流道侧壁间的环形流道截面积小于漏斗下开口截面积,流过容置筒的颗粒原料不拥堵,在电磁铁铁芯的作用下,铁杂质进入栅格条吸附在铁芯上,在磁场作用下铁杂质淤积在两U型铁芯之间,与格栅条保持间距,防止脱落,一段时间后电磁铁断电,铁杂质失磁在重力作用下与铁芯分离下落,由排出管排出,铁杂质分离容易,不用间断入料,即可直接排出隔离,确保了颗粒原料的纯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视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名称:1料斗;2流道;3法兰盘;4下开口;5排出管;6栅格条;7电气腔;8电磁铁;9铁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1、2所示,该一种电磁自排除铁装置,包括料斗1和流道2,其特征在于流道轴向竖直排布,流道下部连接有法兰盘3,流道上部与料斗下开口4连接;流道内置轴线竖直的容置筒,容置筒与流道侧壁间的环形流道截面积小于漏斗下开口截面积,容置筒下端连接有一由流道侧壁穿过的向下倾斜的排出管5,容置筒侧壁是由轴向阵列的轴向栅格条6构成,容置筒上端设有一电气腔7,电气腔内设有一U型电磁铁8,U型铁芯9两端向下延伸到容置筒内。本实用新型容置筒与流道侧壁间的环形流道截面积小于漏斗下开口截面积,流过容置筒的颗粒原料不拥堵,在电磁铁铁芯的作用下,铁杂质进入栅格条吸附在铁芯上,在磁场作用下铁杂质淤积在两U型铁芯之间,与格栅条保持间距,防止脱落,一段时间后电磁铁断电,铁杂质失磁在重力作用下与铁芯分离下落,由排出管排出,铁杂质分离更容易,与永磁体相比不用间断入料,即可直接排出隔离,确保了颗粒原料的纯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可在轴向栅格条上设有环形加强筋,提高稳定性,防止杂质失磁脱出;加强筋还为向内倾斜的百叶状,进一步防止杂质失磁脱出;可将U型铁芯两端低于轴向栅格条下端,增加吸附量的同时,杂质吸附位置下降防止脱落;还可在电气腔内贴合侧壁设有一环形永磁体,在铁杂质流过格栅条前先行施加磁场使其靠近容置筒提高吸附效果,并使其减速,防止惯性流失。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凡依本申请所做的等效修饰和现有技术添加均视为本实用新型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振环,未经王振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32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筛式颗粒原料铁杂质清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颗粒原料铁杂质螺旋式清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