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线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2601.8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9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门虎;许立平;张蘅瑜;贾俊;马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天线支架。
背景技术
油井、计量站等远程终端与监控中心之间通过无线电波联系,无线电波通过电台、天线在空中完成无线电的发射和接收。
为了保证电台在使用过程中信号传输的稳定可靠,通常下会根据应用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满足需求的电台。其中,天线的型号和架设高度有着具体要求。环境因素(山体、房屋、距离)通常会对天线的信号起到干扰,这时天线的高度就决定了信号免受干扰的程度。
在使用电台时,需要搭建天线支架安装天线。目前,使用的天线支架都是高度为10~15米的固定式天线塔架。固定式天线塔架的施工涉及埋地做基础、电焊以及固定等一系列的工作,该施工费用较高,而且施工周期较长。
随着新油田的开发和橇装井、站的使用,新建或迁移固定式天线塔架的施工作业量也相应的增加了,这势必会大量的增加油田开采的成本以及影响油田施工的进度。以往的固定式天线塔架已近不能满足现在低成本、高效率的作业需求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天线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天线支架搭架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线支架,包括:支架杆,支架杆的第一端形成有安装天线的安装部;固定卡,固定卡装卡在支架杆上并将支架杆固定于基体上。
进一步地,天线支架还包括底座,底座与支架杆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地,底座为半圆形,支架杆的第二端与底座的中心处相连接。
进一步地,天线支架还包括避雷针,避雷针安装在支架杆的第一端。
进一步地,底座上设置有接地部,接地部与避雷针电连接。
进一步地,接地部设置在底座的边沿处,接地部上开设有接地孔。
进一步地,固定卡包括圆弧状的卡箍段和与卡箍段相连接的直线状的连接段,卡箍段与支架杆的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地,连接段为两个,两个连接段分别与卡箍段的两端相连接,两个连接段上开设有装设螺栓的通孔。
进一步地,固定卡为多个,多个固定卡在支架杆上相互平行地设置。
进一步地,多个固定卡在支架杆上相互等间距的设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天线支架包括支架杆和固定卡。支架杆的第一端形成有安装天线的安装部,天线通过安装部安装在支架杆上。当需要在施工场地安装天线时,可以先将支架杆竖立在基体旁,再将支架杆通过固定卡固定在基体上。其中,基体可以是油井施工建筑或者抽油机。这样,就省去了为安装天线搭建天线塔架的施工流程,可以方便快捷的在施工场地安装好天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方便快捷的应用于油田施工项目。在项目完工需要拆除天线时,只需要从基体上拆卸下固定卡,就可以完成对天线的拆卸。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适用于项目施工用的天线搭建。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天线支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图1的天线支架的固定卡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支架杆; 20、固定卡;
21、卡箍段; 22、连接段;
23、通孔; 30、底座;
40、避雷针; 50、接地部;
51、接地孔; 60、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天线支架包括:支架杆10和固定卡20。其中,支架杆10的第一端形成有安装天线的安装部。固定卡20装卡在支架杆10上并将支架杆10固定于基体上。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天线支架包括支架杆10和固定卡20。支架杆10的第一端形成有安装天线的安装部,天线60通过安装部安装在支架杆10上。当需要在施工场地安装天线60时,可以先将支架杆10竖立在基体旁,再将支架杆10通过固定卡20固定在基体上。其中,基体可以是油井施工建筑或者抽油机。这样,就省去了为安装天线60搭建天线塔架的施工流程,可以方便快捷的在施工场地安装好天线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26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