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式警报防撞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1106.5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4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潘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达尔智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00 | 分类号: | E01F15/00;E01F9/011;E01F9/0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00 安徽省芜湖市弋***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警报 防撞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安全设施,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式警报防撞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的提高,汽车作为人们主要的代步工具,其数量也越来越多,很多时候往往人们不小心导致车祸的发生,而防撞桶是专门设置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地方的一种安全设施,可起到警示和减缓冲击作用的效果,而当防撞桶的警示标识不够明显时,司机不能及时的做出正确的判断,所设置的警示标识往往会起不到效果,不能够在物体碰撞防撞桶之前做出警示的反应,这是现有的防撞桶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当汽车与防撞桶发生碰撞时,防撞桶可以有效的减少冲击力,减轻事故严重程度,能显著的降低人们的损伤,但是现有的防撞桶因其结构设计不合理,不能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且防撞桶的下盘不稳定,从而出现防撞桶不易放置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警报防撞桶。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可移动式警报防撞桶,它包括桶体、凹槽、测速装置、红外线传感器、警报装置和把手,所述桶体包括第一桶体、第二桶体和第三桶体;所述第一桶体上方设置有测速装置;所述测速装置侧边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警报装置设置于红外线传感器上方;所述警报装置两侧对称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第一桶体、第二桶体和第三桶体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反光带;所述第一桶体、第二桶体和第三桶体内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第三桶体内设置有填充层;所述第三桶体下方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内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定位螺栓与吸盘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件下方连接有万向轮;所述第三桶体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把手;所述第一桶体、第二桶体和第三桶体外设置有保护层;所述桶体材料为聚丙烯或聚乙烯材料;所述第一桶体、第二桶体和第三桶体半径依次增大;所述凹槽内设置的反光带为反光膜;所述第三桶体内设置的填充层材料为黄沙;所述吸盘下方通过定位螺栓固定的连接件为可旋转机构;所述保护层是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加强筋竖向排列在第一桶体、第二桶体和第三桶体所设置的凹槽上下两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和稳定性好等优点,所述第一桶体、第二桶体和第三桶体内设置有反光层,有效的提高了桶体的反光效果,即使在夜里也能起到很好的警示效果,且反光层设置在凹槽内,可以避免反光层因风吹日晒而起不到反光的效果;所述第一桶体上方设置的红外线传感器可感应到物体靠近的距离,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侧边设置的测速装置可实时测量出靠近物体的速度,两者相互配合,可在物体高速靠近防撞桶时将信号传输至警报装置,所述警报装置发出警报,从而达到避免发生碰撞的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桶体;2、第一桶体;3、第二桶体;4、第三桶体;5、测速装置;6、红外线传感器;7、警报装置;8、凹槽;9、反光带;10、加强筋;11、填充层;12、吸盘;13、连接件;14、定位螺栓;15、万向轮;16、把手;17、保护层;18、太阳能电池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可移动式警报防撞桶,它包括桶体1、凹槽8、测速装置5、红外线传感器6、警报装置7和把手16,所述桶体1包括第一桶体2、第二桶体3和第三桶体4;所述第一桶体2上方设置有测速装置5;所述测速装置5侧边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6;所述警报装置7设置于红外线传感器6上方;所述警报装置7两侧对称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18;所述第一桶体2、第二桶体3和第三桶体4表面设置有凹槽8;所述凹槽8内设置有反光带9;所述第一桶体2、第二桶体3和第三桶体4内设置有加强筋10;所述第三桶体4内设置有填充层11;所述第三桶体4下方设置有吸盘12;所述吸盘12内设置有连接件13;所述连接件13通过定位螺栓14与吸盘12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件13下方连接有万向轮15;所述第三桶体4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把手16;所述第一桶体2、第二桶体3和第三桶体4外设置有保护层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达尔智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达尔智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11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输电线路铁塔标志牌
- 下一篇:电动摇旗警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