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拔模具的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9246.9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2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莉莉;邵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C3/14 | 分类号: | B21C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吕书桁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拔 模具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拔模具的改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快速释放拉拔工艺中产生大量热能,并提升拉拔模具寿命的新型结构。
背景技术
在线材的拉丝工艺中,拉拔模具使用非常普遍,由于高速拉拔线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能,导致线材、模具温度急剧升高,这样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一方面会对产品产生影响,如表面粗糙增加、表面产生裂纹等;另一方面也会对拉拔模具产生影响,如降低拉拔模具使用寿命,造成模具过多损耗,由于频繁更换模具降低了生产效率。
在普通的拉拔模具固定座里,没有额外的冷却系统而是靠固定座本身和模具之间的热传导达到散热、冷却模具的效果,在夏天或高速拉拔过程中会造成模具过热,影响拉拔产品表面质量和拉拔模具寿命,报废增加,频繁更换模具则会增加模具消耗,进而增加工厂生产成本。若通过增大模具固定座体积或增加散热片来改善冷却效果,这对员工操作会带来很多不便,若使用耐高温模具则会增加许多模具成本。
发明内容
考虑上述现有拉拔模具结构上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拉拔模具的冷却装置,解决拉拔产品制造时高热能散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拉拔模具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拉拔模具的模具腔嵌设于模具固定座内且定位锁固于螺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固定座内与模具腔相隔空处设有冷却水腔及与冷却水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穿透模具固定座外联循环冷水箱。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水腔与拉拔模具外部的接触面积占模具腔外表的80%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设为快速插拔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固定座在与模具腔两端相接触部位设有密封圈或密封垫,隔绝所述冷却水腔。
本实用新型冷却装置在拉拔模具上的研制与应用,较之于传统拉拔模具突出的优点体现在:通过对模具固定座进行低成本改造,能将原有接触式被动散热改造成为基于循环冷却水的主动散热,有利于抑制产品表面粗糙和裂纹的产生,提升产品表面性能和拉拔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拉拔模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拉拔模具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特征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创新效果清楚展示。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改良型拉拔模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从图示可见,该拉拔模具的模具腔2嵌设于模具固定座1内,并且在模具固定座1的顶端采用螺帽7定位锁固其中的模具腔2。作为区别于传统拉拔模具的结构,该模具固定座1内与模具腔2相隔空处设有冷却水腔4及与冷却水腔4相连通的进水口3和出水口5,通过该进水口3和出水口5穿透模具固定座能够外联循环冷水箱,从而形成穿过该冷却水腔的循环冷却系统。
从图示可见,该冷却水腔4与拉拔模具外部的接触面积占模具腔外表的80%以上。由此可增加热交换的有效面积,有效实现模具腔的快速水冷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本创作中的进水口3和出水口5均设为快速插拔接头,以便于拉拔模具随生产需求位置移动,并快速外联循环冷水箱,提升拉拔铸造效率。
此外,为了防止冷却水渗入到模具腔内部的工作区域,有必要在拉拔模具两端和模具固定座的接触部位增设密封圈或密封垫6,隔绝所述冷却水腔。
作为拉拔模具的安装来看,在安装模具腔之前,需要检查密封垫/圈是否完好无损,及时替新,防止生产过程中冷却水由冷却水腔渗入到模具腔内侧的工作区。同时也需提前检查进、出水口是否有堵塞,防止生产过程中冷却水无法进入冷却水腔内。当模具腔在模具固定座中定位安装后,务必将螺帽完全锁紧固定,以防止生产过程中模具腔的异常位移。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模具固定座进行低成本改造,在拉拔模具中引入冷却装置,能将原有接触式被动散热改造成为基于循环冷却水的主动散热,有利于抑制产品表面粗糙和裂纹的产生,提升产品表面性能和拉拔模具的使用寿命。
以上结合附图的实施例描述,旨在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实质,但并非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多样性的实施方式及要求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但凡理解本实用新型,并根据上述实施例进行的等效结构变化或构件替换,能够实现相同目的和效果的设计,均应视为对本专利申请保护内容的侵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92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等通道转角挤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高速可逆冷轧带材表面除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