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声建筑基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8437.3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8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任智勤;张志权;傅楼毅;项剑波;胡芝华;马国平;唐丽芳;华勇勇;殷旭;梅林生;朱柳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智勤;张志权;傅楼毅;项剑波;胡芝华;马国平;唐丽芳;华勇勇;殷旭;梅林生;朱柳斌 |
主分类号: | E02D27/10 | 分类号: | E02D27/10;E02D27/42;E01F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田欣欣;李雪花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基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具体涉及建筑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基础结构中,有较多采用底层基座或基础支撑上部结构的实例,底层基础可预制或在施工地点现场浇注。通常在高速公路或铁路的两旁或其他地方需要建造围墙与附近居民隔开,常采用柱状支柱或桩结构支撑上部结构,同时采取隔音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横向尺寸可扩展,强度大,可隔音的建筑基础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声建筑基础结构,包括支柱结构和上部结构,所述上部结构固定在支柱结构上;所述上部结构设有第三加强筋、插槽和消声板;所述支柱结构包括预制混凝土件、钢筋条组件和复合混凝土块,所述钢筋条组件位于预制混凝土件的下方;所述预制混凝土件和钢筋条组件均位于复合混凝土块内;所述钢筋条组件包括第一加强筋和钢丝;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上端嵌入预制混凝土件中;所述预制混凝土件的底端向下延伸形成倒锥形或楔形形状的凸出部分;预制混凝土件的上表面上设有凹进部分和螺旋线圈,内部设有连接件。
作为优选,所述钢丝横向绕第一加强筋外表面一圈设置,形成矩形形状的框;所述第一加强筋和钢丝形成笼状的钢筋条组件下部结构;所述钢筋条组件的下部位于复合混凝土块中。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连接支柱结构和上部结构;所述连接件包括开口、 第二加强筋、环形接头套管,所述第二加强筋上端向上延伸至开口处,位于环形接头套管内部;第二加强筋下端位于凸出部分的上方,由铁箍锚固在预制混凝土件的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线圈嵌入预制混凝土件中,在预制混凝土件上表面上等间距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加强筋底端延伸至连接件中,所述插槽用于固定支撑消声板;所述上部结构的底端位于预制混凝土件上表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上部结构的底端位于预制混凝土件上表面上的凹进部分中。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接头套管的内部填充灌浆材料,所述灌浆材料分别与第二加强筋上端、第三加强筋底端粘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预制混凝土件上表面与复合混凝土块的支撑表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施工,基础内设有消声板,可有效减弱噪音,极大的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截面图
其中,支柱结构10、预制混凝土件12、凸出部分13、钢筋条组件16、钢筋条组件上端17、第一加强筋18、钢丝19、连接件20、第二加强筋24、第二加强筋上端25、铁箍26、环形接头套管28、凹进部分29、螺旋线圈41、复合混凝土块80、支撑表面92、上部结构100、上部结构底端104、插槽106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在图1A-A处的截面图
其中,上部结构100、第三加强筋102、上部结构底端104、插槽106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在图1B-B处的截面图
其中,第一加强筋18、钢丝19、连接件20、第二加强筋上端25、环形接 头套管28、螺旋线圈41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在图1C-C处的截面图
其中,第一加强筋18、钢丝19、复合混凝土块80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结构部分放大图
其中,预制混凝土件12、连接件20、开口22、第二加强筋24、第二加强筋上端25、环形接头套管28、凹进部分29、上部结构100、第三加强筋102、上部结构底端104、灌浆材料108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隔声建筑基础结构,包括支柱结构10和上部结构100,所述上部结构100固定在支柱结构10上;所述支柱结构10包括预制混凝土件12、钢筋条组件16和复合混凝土块80,所述钢筋条组件上端17位于预制混凝土件12中,所述预制混凝土件12和钢筋条组件16的下端均位于复合混凝土块80内。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条组件16包括第一加强筋18和钢丝19,所述钢丝19横向绕第一加强筋18外表面一圈设置,形成矩形形状的框,所述第一加强筋18的上端嵌入预制混凝土件12中,所述第一加强筋18和钢丝19形成笼状的钢筋条组件16下部结构;所述钢筋条组件16的下部位于复合混凝土块80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智勤;张志权;傅楼毅;项剑波;胡芝华;马国平;唐丽芳;华勇勇;殷旭;梅林生;朱柳斌,未经任智勤;张志权;傅楼毅;项剑波;胡芝华;马国平;唐丽芳;华勇勇;殷旭;梅林生;朱柳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84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