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妇科坐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7981.6 | 申请日: | 2014-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0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华 |
主分类号: | A61H33/06 | 分类号: | A61H33/06;A61M37/00;A61F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妇科 坐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妇科医疗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妇科坐浴器。
背景技术
中药坐浴是中医使用的中药外治的传统治疗方法。治疗时,将煎煮好的中药坐浴剂放置在容器内,患者先利用中药坐浴剂的蒸汽进行熏蒸,待药液的温度适宜后,再坐浸于容器内的药液中。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促进患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同时通过皮肤给药,能够起到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消肿止痛、及软化局部组织的作用。妇科临床上,可以治疗阴疮、阴痒、阴痛、外阴白色病变、带下量多、小便淋痛、脱垂合并感染。有的医院进行妇科中药坐浴治疗是这样进行的:将煎煮好的中药坐浴剂放置在普通的面盆内,患者暴露患处,先趁热蹲在该面盆的上方,使得中药坐浴剂的蒸汽对患部进行熏蒸,待温度适宜时再将患部蹲坐在该面盆内进行坐浴。目前采用的方法,治疗时需要采用蹲位,存在比较费力患者感到不适的不足,面盆内的中药坐浴剂的温度下降速度比较快,存在影响疗效的缺点,特别在冬天坐浴治疗时,容易造成患者受凉,导致感冒、发烧等症状。
目前治疗痛经病人常采用口服药物治疗,治疗效果不理想,且长期服药为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非常的不方便,虽然市面上有一些阴功贴、暖宝宝一类的外贴药物,但由于其功能单一,治疗效果不佳,依旧需要与口服药物配合使用,例如中国申请专利号为CN200620086086.5的中医妇科痛经病人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层布袋左面设置有多孔渗透棉布,在外层布袋内设置有含中药末的中药袋,在多孔渗透棉布上设置有拉链17,外层布袋上固定有带尼龙搭扣的系带,其好处是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构思巧妙新颖,将该药袋通过系带拴到病人小腿下部三阴交穴的部位,通过多孔渗透棉布将药袋中的中药向内里渗透,通过经络达到内病外治,它使用简单方便,操作容易,药物可以更换,避免了因口服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但是此装置中中药自然挥发的作用微弱,它依旧没有解决外贴药物功能单一、治疗效果不佳、无法使痛经病人得到快速缓解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患者熏蒸、提高治疗效果的妇科坐浴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妇科坐浴器,所述椅座的椅面上设有圆形熏孔,椅面的下方设有隔层,坐浴器与隔层抽屉式连接,所述坐浴器的盆口为矩形,隔层三个侧面都设有挡板,坐浴器的高度与隔层高度一致,所述坐浴器与隔层敞口侧面大小一致的侧壁上设有把手,坐浴器底部设有夹层,夹层内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连接有电插头,所述电插头位于坐浴器外部,所述椅座还设有遮毯,该遮毯为“T”字形,遮毯向外延伸的两端设有魔术贴,椅座两侧的矩形挡板外侧壁上也设有对应的魔术贴,遮毯和椅座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椅座两侧设有矩形挡板,椅座的前侧设有“W”形挡板,“W”形挡板的两个底端为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W”形挡板与椅座铰链连接。
优选的,所述遮毯的内侧设有暖宫袋,该暖宫袋由外层布袋、中药袋和发热袋组成,所述中药袋位于外层布袋内部,所述发热袋与外层布袋相连,所述外层布袋上设有拉链。
优选的,所述椅座的椅面上设有与椅面外形一致的软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华,未经刘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79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痔疮膏用药膏管
- 下一篇:一种用于瘢痕软化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