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桶形零件连续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6218.1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2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魏忠;倪西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中捷减震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8/14;B21D4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徐鹏飞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件 连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模,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桶形零件的连续模。
背景技术
桶形连续模指的是压力机在一次冲压行程中,采用带状冲压原材料,在一副模具上用几个不同的工位同时完成多道冲压拉伸工序的冷冲压冲模,模具每冲压拉伸完成一次,料带定距移动一次,至到桶形产品完成。
目前,对于常见的桶形零件,在连续模的设计过程中,由于拉伸工艺都为多工步,为了便于保证材料的水平,通常采用向上拉伸,在向上拉伸的过程中,工序件的成型力要由模具的卸料板来提供(上模的弹簧)。在向上成型的过程中,由于弹簧的力道是一定的,也是有限的,在工序件成型的拍死状态之前,卸料板不能产生向上移动,如果卸料板向上移动了,工序件将不能保证水平,从而导致各个工序件之间的步矩产生变化,这就会导致在后续的模具成型过程中定位不准,对工序件的尺寸,和模具的成型稳定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桶形零件连续模,其具有能够保证条料在拉伸过程中水平一致性好和节约模具成本的特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桶形零件连续模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桶形零件连续模,其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其中,所述上、下模板之间依次设置有型腔冲裁模、条料切断模和成型模,所述条料切断模包括切断模上垫板、切断模上凸模、切断模凹模、切断模下卸料板,所述切断模上垫板设置于所述上模板的底部,所述切断模上凸模设置于切断模上垫板的底部,所述切断模凹模配合切断模上凸模设置,且所述切断模凹模上设置有切断模下卸料板,所述切断模下卸料板的底部与下模板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
特别地,所述型腔冲裁模包括冲裁模上垫板、冲裁模上固定板、冲裁模上卸料背板、冲裁模上卸料板、冲裁模下模和冲裁模下垫板,所述冲裁模上垫板设置于上模板的底部,所述冲裁模上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冲裁模上垫板的底部,所述冲裁模上固定板上设置有冲裁模上卸料背板,所述冲裁模上卸料背板上设置有冲裁模上卸料板,所述冲裁模下垫板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冲裁模下模设置于所述冲裁模下垫板上。
特别地,所述成型模包括成型模上垫板、成型模上固定板、成型模上成型块、成型模下垫板、成型模下固定板、成型模下卸料板和成型模下成型块,所述成型模上垫板设置于上模板的底部,所述成型模上固定板设置于所述成型模上垫板的底部,所述成型模上成型块设置于所述成型模上固定板内,所述成型模下垫板设置于下模板上,所述成型模下固定板设置于所述成型模下垫板上,所述成型模下卸料板设置于成型模下固定板上,所述成型模下成型块设置于所述成型模下固定板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桶形零件连续模在模具的前半部分,在工序件的外形冲裁完成后,将工序件切开,形成单独的每个工序件,这样就可以在模具的成型过程中,各个工序的工序件之间不产生力的关系,就保证了条料在拉伸过程中水平一致性和工序步矩的准确性。且在成型的过程中,工序件的成型也不需要用氮气缸来提供工序件的成型力,而是由冲床来提供,这样也对冲床的吨位提出了更小的要求,节约模具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桶形零件连续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桶形零件连续模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一种桶形零件连续模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2,所述上模板1和下模板2之间依次设置有型腔冲裁模、条料切断模和成型模,所述型腔冲裁模包括冲裁模上垫板3、冲裁模上固定板4、冲裁模上卸料背板5、冲裁模上卸料板6、冲裁模下模7和冲裁模下垫板8,所述冲裁模上垫板3设置于上模板1的底部,所述冲裁模上固定板4设置于所述冲裁模上垫板3的底部,所述冲裁模上固定板4上设置有冲裁模上卸料背板5,所述冲裁模上卸料背板5上设置有冲裁模上卸料板6,所述冲裁模下垫板8设置于所述下模板2上,所述冲裁模下模7设置于所述冲裁模下垫板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中捷减震器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中捷减震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62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冲压角度的冲压模具
- 下一篇:U型汽车支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