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矫姿力学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5279.6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0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文彬 |
主分类号: | B43K23/00 | 分类号: | B43K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力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一种矫姿力学笔结构,可矫正使用者的握笔姿势并提供助写省力的下压功能,且训练使用者可同时保持正确握姿和手指放松握笔的良好习惯;本实用新型还可让过短的铅笔套合于该管体内,形成具有环保性能的铅笔延长器,并同样获得握姿矫正的效果。
背景技术
正确的握笔姿势在于可提供正确的出力方式,但错误握笔姿势确会对手有负面影响,如手容易酸痛、运笔缺乏灵活等。
坊间纠正握笔姿势的方法有很多,举凡握笔器、书写手架、三角笔等,其中以握笔器最为常见且普遍被使用。然而坊间贩售的握笔器只能提供手指定位点,无法一并具有让手指放松握笔的功能,即使姿势正确也会容易导致用力紧握方式。这些不正确的用力握笔姿势,如图12所示,食指和中指容易密合,不好下压,将在真正动态书写时形成新的问题,不但难以有效保持正确握笔姿势,且在写字时,会造成写字速度慢,无法轻松书写、更无法写出漂亮字体及造成手酸、手指痛、手腕长期疲劳或受伤、歪头近视、身体疲劳等身体负荷的结果!同时,对于使用握笔器最多的学龄儿童族群,几乎都是搭配铅笔使用。坊间握笔器通常只针对姿势矫正,不具备铅笔延长器功能,欠缺环保节约性。
是以,针对上述习知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结构,实是消费者所殷切企盼,亦系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创作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矫姿力学笔结构,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矫正使用者的握笔姿势并提供助写省力的下压功能,且训练使用者可同时保持正确握姿和手指放松握笔的良好习惯,还可让过短的铅笔套合于该管体内,形成具有环保性能的铅笔延长器,并同样获得握姿矫正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矫姿力学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管体,该管体相对于食指顶靠位置处设有一供食指自由端定位的具适当增高厚度成弧形的食指定位施力拱板;该管体相对于该食指定位施力拱板的另一侧设有一通孔;
一弹性定位件,该弹性定位件装设于该管体的该通孔的位置;
一笔体,该笔体穿设于该管体内以压缩该弹性定位件而让该笔体被该弹性定位件弹性抵靠于该管体内。
其中,该弹性定位件的轴向剖面为H形状,该弹性定位件轴向两端分别为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形成由中央往外凸的弧面,且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所形成的弧面大于该通孔的大小;该弹性定位件的该第二端所形成的弧面由该管体的外侧面经过弹性挤压变形穿过该通孔后该第二端所形成的弧面于该管体的内侧面伸展开来并抵顶于该管体于该通孔周围的内侧面,而该第一端所形成的弧面于抵顶于该管体于该通孔周围的外侧面以将该弹性定位件固定于该管体的该通孔处。
其中,该笔体至少一端形成一直径大小渐缩的锥面从而该锥面配合该弹性定位件的该第二端的弧面以将该锥面往上抬升通过该弹性定位件的该第二端后该笔体压缩该弹性定位件后弹性抵靠于该管体内。
其中,该第一端所形成的弧面半径较该第二端所形成的弧面大。
其中,该管体为延长器。
其中,该管体为一握笔器,该握笔器套设于该笔体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文彬,未经郑文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52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