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轿厢底部通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2927.2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7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宏;陈雪丰;陈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赵枫 |
地址: | 215213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底部 通风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置在电梯轿厢轿底的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梯的国家标准GB7588-2003中,第8.16.2要求:“位于轿厢上部及下部通风孔的有效面积均不应小于轿厢有效面积的1%。轿门四周的间隙在计算通风面积时可以考虑进去,但不得大于所要求有效面积的50%。”为满足国标要求,电梯设计和制造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轿厢侧壁上制作通风孔,或者在轿厢侧壁与轿厢底部拼接处制作拼接缝隙,顶部因装有吊顶,可以遮挡通风孔与缝隙,按这两重方式处理都不会有问题,但轿厢底部的通风孔也按这两种方式处理,那么穿过通风孔或缝隙即到达轿厢外部,而通风处无阻挡,透光等,则会存在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对于观光电梯以及高速电梯,会存在更大的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安装方便且能有效实现电梯轿厢底部通风的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梯轿厢底部通风结构,安装在电梯轿厢侧壁与轿厢底部之间,包括与轿厢壁和轿厢底部固定连接的内层板、中间层板以及外层板,所述外层板、中间层板以及外层板之间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内层板上设有多个较小孔径通风孔,所述中间层板和外层板上设有至少一个较大孔径的中层板开孔和外层板开孔。
作为优选,为使所述电梯轿厢底部通风结构整体更加牢固稳定,所述外层板与中间层板之间螺栓紧固连接,所述内层板与中间层板之间上下端焊接固定。
作为优选,为使所述电梯轿厢底部通风结构具有较差的透光性和较为严密的封闭性,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中层板孔以及外层板孔在三层板上一垂直线方向上相互错开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所述电梯轿厢底部通风结构,采用三层开有过个通风孔的板状结构相互固定连接组合为一体,不仅有效的实现电梯轿厢底部的通风要求,透光性较弱且封闭性较好,而且由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制作成本低,能在本行业内被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轿厢底部通风结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轿厢底部通风结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内层板;2、中层板;3、外层板;4、通风孔;5、中层板开孔;6、外层版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轿厢底部通风结构,如图1、图2所示,安装在电梯轿厢侧壁与轿厢底部之间,包括通过螺栓与轿厢壁和轿厢底部固定连接的内层板1、中间层板2以及外层板3,所述外层板3、中间层板2以及外层板3之间固定连接为一体,作为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外层板3与中间层板2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所述内层板1与中间层板2之间上下端焊接固定为一体,,从而使得所述通风结构整体上较为牢固稳定,且安装拆卸方便,另外,所述内层板1上设有多个较小孔径通风孔4,所述中间层板2和外层板3上设有至少一个较大孔径的中层板开孔5和外层板开孔6,所述通风孔4的孔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加工,所述中层板开孔5与外层板开孔6的孔径尺寸需要满足安装施工的人员手指进出要求,则在轿厢内部通过螺栓把所述内层板1与轿厢壁和轿厢底部连接固定,且在轿厢底部踢脚板上设置与内层板上通风孔4对应的开孔,当内层板1与中层板2焊接成的整体结构安装在轿厢底部之后,所述外层板3通过螺栓与中间层板2紧固相连,整个施工动作皆在轿厢内完成,所述板层上的开孔能够使施工人员手指伸入辅助安装,因而所述通风结构不仅能有效起到通风整体结构简单,板材较小,加工方便且成本低,另外作为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通风孔4、中层板孔5以及外层板孔6在三层板上一垂直线方向上相互错开设置,这样使得电梯轿厢底部通风结构具有较弱的透光性和较为良好的封闭性,安全性和外观整体上有良好的改善。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29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面板的新型防护结构
- 下一篇:电梯轿厢的护脚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