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集液包的液液分离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1320.2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0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左超;孙娜;张明;吴宏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伊科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7227 | 代理人: | 高洋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集液包 分离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液两相分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带集液包的液液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在炼油、石化、医药等行业的物料分离过程中,液液两相分离是常见的化工单元操作。在实际过程中多采用沉降法,即在容器中增加物料的静置时间,实现沉降分离。
普通的沉降法一般在容器的底部设置集液包,并在出口侧设置一定高度的挡板,形成一定高度的静置沉降区,使物料中的小液滴汇集成大液滴,经沉降、汇集,实现液液两相分离。采用此方法,挡板高度有一定限制,容器内高于挡板的物料会直接绕过挡板,夹带着重相小液滴流向轻相物料出口;由此可见,普通沉降法存在分离盲区,不能保证物料全部经过有效的分离操作,部分物料静置不充分,分离后的轻相物料仍夹带重相小液滴,分离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之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更高效、操作简便的带集液包的液液两相分离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集液包的液液分离设备,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底部设置集液包,所述罐体内部的物料出口侧,靠近所述集液包处,围绕罐体下部设置挡板;对应所述挡板的上方围绕罐体设置滤网,所述挡板和滤网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检修。
可以根据物料特性等调整滤网与挡板的高度比。
优选的,所述的滤网为一层或者若干层滤网。
优选的,所述滤网边缘设置支撑带,为了保证挡板、滤网的牢固。
优选的,所述的滤网与支撑带之间、所述滤网与挡板之间设置定位紧固螺栓。
为保证挡板、滤网的适用性,滤网与挡板的高度比可根据物料特性、工艺要求、设备尺寸等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容器底部设置集液包,在设备出口侧、靠近集液包处,在筒体内下部设置挡板,上部设置一层或多层滤网。物料经挡板隔断、静置沉降,集液包的收集等作用实现液液两相的初步分离,最后物料经滤网的捕集,液液两相经再次分离,消除了分离盲区,大大提高了分离效率。
2)经滤网的过滤,还能有效去除物料所含的杂质颗粒等。
3)滤网的安装固定采用螺栓固定,检修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液液分离设备结构示意图;
附图2 为图1的A-A轴视图;
其中,物料进口N1,放空口N2,物料出口N3,放净口N4, 排水口N5,液位计口L1~L4,界位计口L5~L8,人孔M;
1、罐体;2、集液包;3、挡板;4、滤网;5、支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它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所说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1:
一种带集液包的液液分离设备,如图1和2所示,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底部设置集液包2,起到收集重相物料的作用,根据界位计的指示,不定期排放重相物料;所述罐体1内部的物料出口侧,靠近所述集液包2处,围绕罐体1下部设置挡板3,挡板3能够增加物料的静置时间,形成一定高度的静置沉降区,使重相液滴在重力作用下汇入集液包,并有效阻止沉降后的重相进入轻相存储区;对应所述挡板3的上方围绕罐体1设置滤网4,滤网能够捕集物料中的重相小液滴,进一步提高分离效率;所述挡板3和滤网4之间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滤网为一层或多层。所述滤网4边缘设置支撑带5,支撑带5用于固定滤网4。所述的滤网4与支撑带5之间、所述滤网4与挡板3之间设置定位紧固螺栓6。
经滤网4的过滤、捕集,除提高液液两相分离效率外,还能有效去除物料中的杂质。
为保证挡板、滤网的适用性,滤网与挡板的高度比可根据物料特性、工艺要求、设备尺寸等进行调整。
实施例2:
1. 己烷脱水塔塔顶回流罐:罐体1直径为φ2200mm,罐体1长度为5800mm,集液包2筒体直径为φ600mm,集液包2筒体长度为700mm。
2. 挡板3高度为1100 mm,滤网4高1200mm,滤网支撑带5宽30mm,滤网4规格为4目,共3层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伊科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伊科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13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钠基膨润土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叶蜡石微粉增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