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橡胶排烟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1085.0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0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久祥;祝景峰;李瑞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 |
地址: | 014032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烟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重型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橡胶排烟管。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重型车辆,通常需要尾排烟管作为即使即用的随车附件,例如车辆在室内实用时,需要将尾气从室内排出;当涉水较深时,需要排烟管上置等特殊要求。现有重型卡车尾排烟管材料为碳钢或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尾排管的连接方式一般采用卡箍或者管夹连接,如图1所示,涉水较深时采用管夹1卡紧的排烟管2;如图2所示:涉水较深时采用卡箍1卡紧的排烟管。
上述现有尾排管的连接方式存在以下缺陷,首先,对于在室内使用或者有涉水要求的重型车辆,采用管夹或者卡箍连接对于使用者都需要借助工具安装和拆卸,及其不方便;
其次,管夹和卡箍经过长期的拆卸和安装,容易失效,由于管夹、卡箍和螺栓体积均较小,容易丢失,影响用户的使用。
再次,采用碳钢或不锈钢等金属材料的尾排管属于刚性构件,不方便携带;另外刚性件,只能朝向固定方向排烟,而不能柔性调节排烟的方向和位置,不能满足车辆环境的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橡胶排烟管,实现了柔性调节排烟方向和排烟位置,并方便用户的随车携带、安装和拆卸,提高连接的可靠 性,满足车辆环境的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橡胶排烟管固定座、摆臂和搭钩;摆臂一端与固定座一端转动连接,搭钩一端与摆臂中部转动连接。
管接头左端插入车辆尾排气管口内,管接头的法兰盘与车辆尾排气管口端面贴合,3个搭扣沿管接头中部外周均匀分布,3个搭扣与管接头中部外周固定连接,搭钩另一端钩住车辆尾排气管口翻边上。
管接头右端与橡胶管一端以竹节式连接方式固定连接,压套紧套在管接头与橡胶管的接合处,橡胶管另一端为排气口。
所述管接头左端开有密封槽,O型密封圈装入管接头上的密封槽内;在管接头法兰盘与车辆尾排气管口贴合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垫Ⅰ和密封垫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橡胶排烟管,改变传统的材料,实现了柔性调节排烟方向和排烟位置,并方便用户的随车携带;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搭扣式连接,因袭可以不借助任何工具达到即使即用,方便安装和拆卸;3)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连接管和橡胶管的竹节式连接并配有压套的过盈固定,因此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管夹卡紧方式的排烟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卡箍卡紧方式的排烟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橡胶排烟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橡胶排烟管包括管接头4、密封垫Ⅰ2、 密封垫Ⅱ3、O型密封圈1、搭扣5、压套7和橡胶管8。搭扣5包括固定座、摆臂和搭钩,摆臂一端与固定座一端转动连接,搭钩一端与摆臂中部转动连接。
管接头4采用不锈钢材料防止生锈,管接头4左端插入车辆尾排气管口内,管接头4的法兰盘与车辆尾排气管口端面贴合。3个搭扣5沿管接头4中部外周均匀分布,3个搭扣5与管接头4中部外周固定连接,即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在管接头4中部外周上,搭钩另一端钩住车辆尾排气管口翻边上。
管接头4右端与橡胶管8一端以竹节式连接方式固定连接,压套7紧套在管接头4与橡胶管8的接合处,橡胶管8另一端为排气口。根据重型车辆使用环境确定橡胶管8另一端固定位置,如重型车辆涉水时,可固定在重型车辆的上装上;若车辆在室内使用,则固定在通风口处。
管接头4前端开有密封槽,O型密封圈1装入管接头4上的密封槽内,增加车辆尾排气管口与管接头4连接处的密封性,O型密封圈1采用硅橡胶材料,适应车辆尾排气管口排出的高温气体,提高O型密封圈1使用寿命。
在管接头法兰盘与车辆尾排气管口贴合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垫Ⅰ2和密封垫Ⅱ3。
密封垫Ⅰ2厚度为3mm,密封垫Ⅱ3厚度为7mm,增加两个密封垫使管接头4与车辆尾排气管口的连接适合车辆尾排气管口不同尺寸翻边结构;
需要将本实用新型拆卸时,扳动摆臂的外端,使摆臂相对摆臂一端连 接处转动,摆臂带动搭钩摆动,使搭钩另一端脱离车辆尾排气管口翻边,从而拆卸橡胶排烟管;当需要安装本实用新型时,将搭钩另一端钩住车辆尾排气管口翻边,扳动摆臂的外端,使摆臂相对摆臂一端连接处转动,直至摆臂与固定座重叠,实现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10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外接电池供电的数码发电机
- 下一篇:板翅式水箱用油冷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