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拆装型二次顶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0162.0 | 申请日: | 2014-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8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3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拆装 二次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易拆装型二次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当从模具中待取出的成品的形状特殊,或者是根据量产时的要求,如果在一次顶出后,成品仍然在模穴中,或者是无法自动脱落时,就需要再增加一次顶出动作,这样的顶出动作即为二次顶出。二次顶出能够让顶出流程顺畅化,对于某些顶出行程需求较大的产品,利用二次顶出可以减少顶针在顶出时施加的力,避免顶出时造成产品的缺陷。
现有技术中,关于模具二次顶出机构或装置,主要有采用卡钩形式的二次顶出机构,采用树脂开闭器的二次顶出机构,采用弹簧形式的二次顶出机构,其中,卡钩形式的二次顶出机构比较复杂,采用树脂开闭器的二次顶出机构容易磨损,顶出容易失效且顶出力小,采用弹簧形式的二次顶出机构一般用单个活动入子做局部二次顶出,但弹簧被压缩后由于没有起动力,不能与产品同步顶出,造成产品的拉断拉伤。
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二次顶出机构进一步完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部件较少,结构非常简单,制造成本低,加工装配周期短,维护简易的易拆装型二次顶出机构。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易拆装型二次顶出机构,所述易拆装型二次顶出机构包括设置于模具底板的塑料压机拉杆、与所述塑料压机拉杆连接的上顶板、顺序设置于所述上顶板一侧的中顶板和下顶板、通过弹簧设置于所述上顶板内的回程杆、设置于所述上顶板端部的顶出限位、通过螺丝设置于所述上顶板的顶块、贯穿设置于模具底板、所述下顶板、所述中顶板、所述上顶板和模具模脚的顶出板、设置于所述顶出板端部的顶出轴、设置于所述顶出板中部的顶出弹簧、设置于模具动模板内的二次顶出限位、贯穿设置于模具动模板、 模具模脚和所述上顶板的顶杆;所述顶出板上设置有顶出板卡块、与所述顶出板卡块相邻的顶出板另一卡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的二次顶出机构相比,部件减少,结构非常简单,制造成本低,加工装配周期短,维护简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易拆装型二次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易拆装型二次顶出机构的顶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易拆装型二次顶出机构的工作状态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易拆装型二次顶出机构的工作状态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易拆装型二次顶出机构的工作状态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易拆装型二次顶出机构,应用于模具中,该模具包括上盖板1、与上盖板1连接的定模板2、与定模板2连接的导柱3、设置于导柱3上的导套4、与上盖板1相匹配设置的底板5、设置于底板5上的模脚6、设置于模脚6上的动模板7;
参见图1至图5,该易拆装型二次顶出机构包括设置于底板5上的塑料压机拉杆8、与塑料压机拉杆8连接的上顶板9、顺序设置于上顶板9一侧的中顶板10和下顶板11、通过弹簧12设置于上顶板9内的回程杆13、设置于上顶板9端部的顶出限位14、通过螺丝15设置于上顶板9的顶块16、贯穿设置于底板5、下顶板11、中顶板10、上顶板9和模脚6的顶出板17、设置于顶出板17端部的顶出轴18、设置于顶出板17中部的顶出弹簧19、设置于动模板7内的二次 顶出限位20、贯穿于动模板7、模脚6和上顶板9并设置于中顶板10上的顶杆21。
具体地,顶出板17上设置有顶出板卡块171、与顶出板卡块171相邻的顶出板另一卡块172。
其中,产品22位于顶杆21和顶块16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易拆装型二次顶出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1、塑料压机开始工作,二次顶出限位20碰到顶出板卡块171时,模具处于图3所示状态。
2、塑料压机拉杆8继续运动,仍然是三块顶板和在顶板上的零件一起运动,图中顶出板17开始绕顶出轴18转动,此时顶出弹簧19始终压着顶出板17,模具处于图4所示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师范大学,未经长春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01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