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水炮泥粘结剂卧式加热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4393.0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4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仁;孙学习;聂卉;周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登封市红依艺术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04 | 分类号: | B01J3/04;B01J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248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炮 粘结 卧式 加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加热机械或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水炮泥粘结剂卧式加热釜,是无水炮泥粘结剂专用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无水炮泥,是应用于冶金行业炼铁高炉封堵铁口、充填铁口中各种形状空隙与裂纹的耐火、耐侵蚀、耐冲刷、耐磨损的耐火材料。无水炮泥的主要原料之一是粘结剂。粘结剂的原料分别为;①改性沥青;②脱水焦油;③蒽油;④酚醛树脂;粘结剂的制备方法是:把按比例所称重量的②脱水焦油,倒入加热熔器中,不断的加热搅拌使焦油充分熔化;然后再加入③蒽油,继续加热、搅拌,至熔器内脱水焦油与蒽油充分熔融、混合;再徐徐加入称量好的①改性沥青,继续加热、搅拌,使上述原料完全变成液体时,再把④酚醛树脂份徐徐倒入加热熔器中充分搅拌均匀即可。这样的制备工艺,要求加热机械或者设备具有恒温、安全性能,同时还应该具有保证加热时产生的废气不能外泄的功能。目前使用的无水炮泥粘结剂加热机械或者设备还不能满足上述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水炮泥粘结剂卧式加热釜,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这样的技术方案:所述无水炮泥粘结剂卧式加热釜,包括一个渣料出口、清料出口、一个双层结构的压力釜夹层壳、排气管及阀门、压力釜进料口、恒温水、搅拌螺旋轴、搅拌螺旋、加热炉组成;其特征在于,压力釜夹层壳两端的内壁之间设有搅拌螺旋轴,搅拌螺旋轴上安装有搅拌螺旋;压力釜夹层壳的内壁一端,以搅拌螺旋轴为基准,搅拌螺旋轴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清料出口、渣料出口;清料出口和渣料出口上分别安装有清料阀门和渣料阀门;压力釜夹层壳内壁的另一端上方设有压力釜进料口;压力釜夹层壳内部注有恒温水;压力釜夹层壳的上部还设有排气管及阀门;压力釜夹层壳的底部设有加热炉。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压力釜夹层壳的底部设有加热炉,加热炉对压力釜夹层壳的底部进行加热;由于压力釜夹层壳为双层结构,结构内注有恒温水,恒温水及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可以保证压力釜夹层壳内始终处于恒温状态。压力釜夹层壳内置放的无水炮泥粘结剂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过排气管及阀门排放。搅拌螺旋轴及搅拌螺旋在动力装置(图中未绘出)驱动下转动,使无水炮泥粘结剂在压力釜夹层壳反复搅动;由于无水炮泥粘结剂在加热后,无水炮泥粘结剂料渣的比重大于无水炮泥粘结剂清料的比重,料渣沉结在压力釜夹层壳的底部,无水炮泥粘结剂的清料从清料出口排出;待料渣积聚到一定厚度时,打开渣料阀门,使料渣从渣料出口清理出压力釜夹层壳。这样,只要不断的从压力釜进料口加入无水炮泥粘结剂原料,经过加热、搅拌,便可以源源不断的分离出合格的无水炮泥粘结剂和无水炮泥粘结剂料渣,因此,工作效率可以明显提高。总之,本发明所述无水炮泥粘结剂卧式加热釜具有使用方便、安全,符合环保要求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所示是本发明所述无水炮泥粘结剂卧式加热釜具体结构的示意图;图中箭头所示是无水炮泥粘结剂原料加工过程的流向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所述无水炮泥粘结剂卧式加热釜,包括渣料出口1、清料出口3、一个双层结构的压力釜夹层壳40、排气管及阀门5、压力釜进料口50、恒温水7、搅拌螺旋轴8、搅拌螺旋9、加热炉10组成;
其特征在于,压力釜夹层壳40两端的内壁之间设有搅拌螺旋轴8,搅拌螺旋轴8上安装有搅拌螺旋9;
压力釜夹层壳40的内壁一端,以搅拌螺旋轴8为基准,搅拌螺旋轴8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清料出口3、渣料出口1;清料出口3和渣料出口1上分别安装有清料阀门4和渣料阀门2;压力釜夹层壳40内壁的另一端上方设有压力釜进料口50;压力釜夹层壳40内部注有恒温水7;压力釜夹层壳40的上部还设有排气管及阀门5;压力釜夹层壳40的底部设有加热炉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登封市红依艺术制品有限公司,未经登封市红依艺术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43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进料口方向可调的多聚磷酸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后处理釜底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