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六通气室采集束管内气体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4279.8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1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秦红星;戴广龙;夏兰兰;高盼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气 集束 气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集不同束管内气体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六通气室来控制气路抽取煤矿井下采空区不同束管内气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综采放顶煤工艺的不断更新,由于其产量高、劳动强度低、安全程度高、效益好等优点,该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与分层常规综采相比,其推进速度慢、采空区浮煤多且空间大,尤其是开采易发火煤层,漏风量的增加易引起采空区浮煤的快速氧化,加大浮煤自燃发火可能性,严重威胁着煤矿安全生产。在日常生产中通常使用束管监测系统对采空区浮煤的自燃发火状态进行预测,通过采空区预设取样束管,结合气相色谱仪,对采空区气体成分进行检测分析,以达到确定采空区某一区域浮煤的自然发火危险性。然而,传统的取气工艺存在以下不足:1、取气台处的气室设计不合理,传统的气室形状是一个空心圆柱体,这样在抽采管路与气室接口处、气室与束管变头接口处会因横截面突变产生涡流,无法完全排出气体,造成采样不纯;2、气室设计缺少排水阀,传统的气室会因抽采管路里有水而被充满,导致无法采集气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六通气室采集束管内气体的装置,以提高抽采气样的纯度及抽采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六通气室采集束管内气体的装置,包括接管、球阀、六通气室外壁、排水阀、六通气室内壁、束管变头A、束管变头B、束管变头C、束管变头D、空气变头,其中空气变头由接头a和闸阀a组成,束管变头由快速接口、接头b和闸阀b组成,所述的接管利用法兰盘将整个六通气室连接到煤矿井下抽采管路上,所述的球阀安设在六通气室与接管中间处,所述的排水阀安设在六通气室的底部,所述的束管变头A、束管变头B、束管变头C、束管变头D以等距并列的方式安设在六通气室的顶部,所述空气变头安设在六通气室的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六通气室内壁为椭圆流线型;所述的六通气室底部安设有排水阀。
本实用新型结构特点还在于:
所述束管变头上的接头b与束管连接处采用快速接口连接。
进一步,所述空气变头、束管变头的内壁均设置成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将六通气室的内壁设置为椭圆流线型,使气体能平滑稳定流过气室;另一方面通过在六通气室底部安设排水阀,解决了因抽采管路有水而将六通气室充满,具有简单、高效、人性化的特点,广泛适用于煤矿井下抽取采空区束管内的气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空气变头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是束管变头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其中,1.抽采管路2.法兰盘3.接管4.球阀5.气室外壁6.排水阀7.气室内壁8.束管变头A 9.束管变头B 10.束管变头C 11.束管变头D 12.空气变头13.唧筒14.气样袋15.橡皮管16.接头a 17.闸阀a 18.束管19.快速接口20.接头b 21.闸阀b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六通气室采集束管内气体的装置,包括接管(3)、球阀(4)、六通气室外壁(5)、排水阀(6)、六通气室内壁(7)、束管变头A(8)、束管变头B(9)、束管变头C(10)、束管变头D(11)、空气变头(12),其中空气变头(12)由接头a(16)和闸阀a(17)组成,束管变头(8、9、10、11)由快速接口(19)、接头b(20)和闸阀b(21)组成,接管(3)利用法兰盘(2)将整个六通气室连接到煤矿井下抽采管路(1)上,球阀(4)安设在六通气室与接管(3)中间处,排水阀(6)安设在六通气室的底部,束管变头A(8)、束管变头B(9)、束管变头C(10)、束管变头D(11)以等距并列的方式安设在六通气室的顶部,空气变头(12)安设在六通气室的侧面,六通气室的气室内壁(7)为椭圆流线型;六通气室底部安设有排水阀(6)。
作为进一步改进,束管变头(8、9、10、11)上的接头b(20)与束管(18)连接处采用快速接口(19)连接。
空气变头(12)、束管变头(8、9、10、11)的内壁均设置成圆弧形。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
将六通气室的接管(3)利用法兰盘(2)连接到抽采管路(1)上,将空气变头(12)与橡皮管紧密连接,将束管变头(8、9、10、11)分别连接到埋在采空区不同的束管(18)上,其连接处采用快速接口(19)连接。
抽样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42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模型试验水压加载装置
- 下一篇:自动气体采集暂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