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串联的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1230.7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0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邓德新;黄淑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电长城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6 | 分类号: | H02S40/36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任葵;彭家恩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联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电源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串联的电池组。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对能源结构及生态环境认识的不断加深,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可再生、无污染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并以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光伏发电技术不断成熟,生产成本逐步降低,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具有较高性价比的新型能源发电系统,正大面积推广应用。目前中国的光伏发电产业处于政府鼓励阶段,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年将会有10GW的投资,如果政策支持稳定,2015年底前累计装机将达到35GW。目前光伏发电所用的主流组件为一块250Wp,1MW会使用4000块,1GW会使用到400万块,对于这么大容量的发展速度和装机容量,任何工艺上的改良都将带来很客观的节省。
作为太阳能发电的主体部分,光伏组串在整个系统中占有很大比重,请参考图1,现有的光伏组件串联接线结构为:将光伏组串相邻的两块光伏组件正负接线相互连接成串。对于单排排列的组串,其输出的正、负电极分别位于组串两侧的光伏组件上,例如光伏组串的输出正极位于首级光伏组件上,输出负极位于尾级光伏组件上。对于太阳能光伏系统,其系统方案为:将多串组串经过汇流箱汇流后接入逆变器,对于大部分组串来说,汇流箱都在外面,这种情况下对于单排排列的组串,现有的串联接线结构没有有效使用组件自带的两条正负极接线长度,造成汇流电缆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串联的电池组,以有效利用电池组件的接线长度,节省汇流电缆的长度。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串联的电池组,包括:n级电池组件,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偶数,电池组件包括用于分别提供相反电性的第一极和第二极。第1级电池组件的第一极用于耦合至外部设备,第2级电池组件的第二极用于耦合至外部设备,第1级至第n级电池组件顺序排布,第2k-1级、2k级和2k+1级电池组件的位置依次相邻,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2(k+1)小于或等于n。第n级电池组件的第一极耦合至第n-1级电池组件 的第二极,第2k级电池组件的第一极耦合至第2(k+1)级电池组件的第二极,第2k-1级电池组件的第二极耦合至第2k+1级电池组件的第一极。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串联的电池组,包括:n级电池组件,其中,n为大于2的奇数,电池组件包括用于分别提供相反电性的第一极和第二极。第一级电池组件的第一极用于耦合至外部设备,第2级电池组件的第二极用于耦合至外部设备,第1级至第n级电池组件顺序排布,第2k级、第2k+1级和第2(k+1)级电池组件的位置依次相邻,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2k+1小于或等于n;。第n级电池组件的第二极耦合至第n-1级电池组件的第一极,第2k级电池组件的第一极耦合至第2(k+1)级电池组件的第二极,第2k-1级电池组件的第二极耦合至第2k+1级电池组件的第一极,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2k+1小于或等于n。
进一步,电池组件优选为太阳能光伏组件。
进一步,第一极为电正极,第二极为电负极。
优选地,n级电池组件成一字排列。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池组件间的交叉串联结构,使得在多级电池组件串联的组串中,从第一级和第二级向外部设备引出导流电缆,相对于第一级和最后一级引出导流电缆节约了电缆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多级电池组件串联结构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交叉串联结构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交叉串联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电池组件为太阳能光伏组件为例进行说明,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其它需要串联的电池组件,譬如蓄电池、燃料电池等。目前所生产的光伏组件都自带两条1m长的正负极接线电缆,在光伏组件组串的过程中,现有的接线方法实际上已经造成了电缆的浪费,两相邻组件的正负极间距约为1m,而相邻两条接线电缆连接后的长度为2m左右,这就造成了1m电缆的浪费,组件自带的两条接线电缆的长度我们无法改变,对于两条接线电缆长度超过相邻组件正负极间距的组件串,如何更有效的利用超出的长度变得更有意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组件之间采用交叉串联的结构实现串联组串,从 而有效地利用了电池组件自身的接线电缆。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电长城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中电长城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12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温漂CMOS振荡器电路
- 下一篇:一种基于模块串联结构的光伏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