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腹腔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9877.6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8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殷荣华;王志农;陈国栋;袁梅;汪生梅;蔡义红;吉浩明;张燕;毛春琴;刘惠;陆滢滢;刘丽;陈晨;江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荣华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腹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胸腹腔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近年来,胸腔腹腔引流置管微创化成了流行趋势,是采用中心静脉置管与胸、腹水引流袋进行胸腔闭式引流,通过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在体腔内置入,静脉导管置入体内的部分为细硅胶管,无不适感,静脉导管可长期置留在体内,可以持续引流积液,避免的传统的穿刺引流既给患者带来痛苦又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的缺陷。
但是,在临床使用上,该引流方法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由于中心静脉导管其末端接头一般为中空圆柱形硬质接头,而目前使用临床上使用的引流袋的引流管结构一般为半圆锥型硬接口,两者在连接上并不配套,一般采用普通橡胶管过渡连接,更换引流袋非常麻烦;其次,更换引流袋时还容易出现逆流现象,造成二次感染,而且导管冲洗和消毒不便。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市问题的引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更换引流袋方便,防止二次感染的胸腹腔引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胸腹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和引流袋,其创新点在于:所述的引流袋的开口端设置有中空连接管,所述的中空连接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所述的引流管与引流袋的中空连接管通过引流接头连接;所述的引流接头包括与引流袋的中空连接管连接的公接头以及与引流管连接的母接头;所述的公接头包括与中空连接管连接的中空基管、设置于中空基管顶端且与中空基管一体成型的螺纹头,所述的中空基管的直径小于中空连接管的直径,且与中空连接管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片;所述的螺纹头与母接头链接的一段为头端,与中空基管连接的一段为末端,螺纹头为自头端至末端的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结构;所述的螺纹头外部设置有与中空基管连接的圆柱状壳体,其高度与螺纹头的高度相等;所述的母接头为与引流管一体成型的带有与公接头外螺纹过盈配合的内螺纹的中空圆锥体;
所述的引流袋开口端设置有与中空连接管连接的圆柱状的塑料管体;所述的塑料管体一端为入口端,一端为出口端,塑料管体的出口端设置有防逆流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逆流装置的结构为:包括由若干活瓣组成的喇叭状单向阀,所述活瓣为等腰三角形,活瓣的底边与塑料管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向物体流动方向一侧倾斜,活瓣与塑料管体的内壁的夹角为60-75°,所述的若干活瓣的顶点聚集在圆柱状塑料管体的中心轴处,形成物体流动的单向开口,开口方向指向物体流动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头的锥度为1∶5。
进一步的,母接头与公接头的过盈配合量为0.06mm-0.12mm。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逆流装置为由六个活瓣组成的喇叭状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的活瓣横截面为梯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引流袋与引流管连接方便,便于更换。
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引流袋更换方便,且易于固定;
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易于冲管,便于消毒;
4、在引流接头和引流袋处均设置防逆流装置,避免二次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塑料管体内的防逆流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
一种胸腹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1和引流袋2,引流袋2的开口端设置有中空连接管3,中空连接管3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8;引流管1与中空连接管3通过引流接头4连接;引流接头4包括与中空连接管3连接的公接头41以及与引流管1连接的母接头42;公接头41包括与中空连接管3连接的中空基管41a、设置于中空基管41a顶端且与中空基管41a一体成型的螺纹头41b,中空基管41a的直径小于中空连接管3的直径,且与中空连接管3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片7;螺纹头41b与母接头42链接的一段为头端,与中空基管41a连接的一段为末端,螺纹头41b为自头端至末端的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结构,其锥度为1∶5;螺纹头41b外部设置有与中空基管41a连接的圆柱状壳体41c,其高度与螺纹头41b的高度相等;母接头42为与引流管一体成型的带有与公接头外螺纹过盈配合的内螺纹的中空圆锥体,母接头与公接头的过盈配合量为0.06mm-0.12mm。
引流袋2开口端设置有与中空连接管3连接的圆柱状的塑料管体5;塑料管体5一端为入口端,一端为出口端,且该出口端设置有防逆流装置6,防逆流装置的结构为:包括由六个活瓣61组成的喇叭状单向阀,活瓣61为等腰三角形,横截面为梯形结构,活瓣61的底边与塑料管体5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向物体流动方向一侧倾斜,活瓣61与塑料管体5的内壁的夹角为60-75°,六个活瓣的顶点聚集在塑料管体5的中心轴处,形成物体流动的单向开口,开口方向指向物体流动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荣华,未经殷荣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98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妇科炎症治疗仪
- 下一篇:一种套管式抗菌持续性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