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四氯化钛生产中的收尘冷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1323.1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2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江林;赵海年;刘杰;李文静;白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23/02 | 分类号: | C01G23/0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克勤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氯化 生产 中的 收尘 冷凝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四氯化钛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四氯化钛生产中的收尘冷凝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四氯化钛生产工艺流程中,一般氯化炉出口烟气直接进入到收尘冷凝器中进行收尘处理,从氯化炉出炉的四氯化钛混合气体温度为600-1000摄氏度,该混合气体通过两级收尘冷凝器降温到150-220摄氏度。(1)氯化炉排出的高温度、强腐蚀性烟气进入到收尘器中,会冲刷和腐蚀收尘器的内衬,降低收尘器的使用寿命;(2)在四氯化钛生产厂房中,高温气体使得收尘器外壁防腐层易损坏,特别是第一级收尘冷凝器前级筒体外壁不超过5个月就需要重新对其整体进行防腐;(3)氯化炉出口烟气温度高,特别在第一级收尘器中烟气温度未充分降低,烟气中的部分杂质还处于气化状态而不能被收集起来,导致收尘器的收尘效率偏低;(4)烟气经过收尘器后,特别是到后级收尘器中和在冬季生产过程中,部分四氯化钛气体易在锥底冷凝而变为液体,变为液态的四氯化钛气体与收尘渣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液渣混合物排出困难,加大员工的劳动强度,同时排出的液渣混合物处理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恶化作业环境。因此现有的四氯化钛生产中收尘冷凝器还是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冷却、加热、排堵功能的用于四氯化钛生产中的收尘冷凝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四氯化钛生产中的收尘冷凝器,包括第一级收尘冷凝器筒体、第二级收尘冷凝器筒体和锥底,所述第一级收尘冷凝器筒体和第二级收尘冷凝器筒体的顶盖上分别设有喷雾器,所述第一级收尘冷凝器筒体和第二级收尘冷凝器筒体的侧壁上部分别设有循环水进水管,所述循环水进水管上均布有多个出水孔,所述第一级收尘冷凝器筒体和第二级收尘冷凝器筒体的侧壁下部分别设有收水围堰,所述收水围堰底部连接有循环水回水管,所述锥底设有与吹扫装置相连的吹扫口,所述锥底底部为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上设有加热连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级收尘冷凝器筒体和第二级收尘冷凝器筒体的内壁和顶盖上设有防腐内衬。
进一步地,所述防腐内衬材料为耐酸混凝土。
进一步地,所述吹扫装置为空气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级收尘冷凝器筒体底部和第二级收尘冷凝器筒体底部之间竖直设有收尘隔板,所述收尘隔板位于锥底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级收尘冷凝器筒体和第二级收尘冷凝器筒体下部设有环形安装支座。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结构包括相互焊接的两层不锈钢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孔与第一级收尘冷凝器筒体和第二级收尘冷凝器筒体的夹角为45度。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进水管截面为圆形或四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锥底的材料为耐腐蚀的不锈钢或Inconel 600合金。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喷雾器向收尘冷凝器中返入氯化和精制工序的泥浆或液态四氯化钛降低来自氯化炉的混合烟气温度,同时通过循环水进水管上的出水孔向第一级收尘冷凝器筒体和第二级收尘冷凝器筒体外壁喷水,降低了收尘冷凝器筒壁的温度,延长了收尘冷凝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检修频率,提高了收尘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锥底底部的空腔结构与加热装置连接,加热底部气体,防止四氯化钛气体在锥底冷凝变为液体后与收尘渣混合在一起形成液渣混合物造成排出困难,减少了液渣混合物处理时造成的环境污染,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空气炮处理排渣异常。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冷却、加热、排堵功能的用于四氯化钛生产中的收尘冷凝器,既延长了收尘冷凝器内外壁防腐层的使用寿命,又提高了收尘冷凝器的收尘效率,还能防止四氯化钛冷凝后混渣排出,减少了四氯化钛损耗,改善了作业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喷雾器;2、循环水进水管;3、第一级收尘冷凝器筒体;4、收水围堰;5、环形安装支座;6、锥底;7、空腔结构;8、收尘隔板;9、吹扫装置;10、第二级收尘冷凝器筒体;11、加热连接口;12、吹扫口;13、循环水回水管;14、防腐内衬;15、气体进口;16、气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13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钨酸铵溶液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烧碱浓缩冷凝水回收利用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