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灯远近光变光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1061.9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5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卢颖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颖钰 |
主分类号: | B60Q1/14 | 分类号: | B60Q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灯 远近 光变光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车灯远近光变光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高强度气体放电灯英文简称(HID)俗称氙气灯,该灯是目前汽车前照灯的一种高新技术产品,它的优点是发光效率高、光色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在高档汽车上。但它只能局限用于高档汽车专用灯具上,还不能在现有的中低档汽车H4灯具上使用,这是因为它的光源结构与普通H4卤钨灯有所不同,普通的H4卤钨灯泡有两组灯丝,一组是远光灯发光源,另一组是近光灯发光源,而氙气灯只有一个发光源,只能在专用灯具上使用,才能发挥出它的优点。
目前,现有的伸缩变光氙气灯控制电路还存在很多的技术缺陷,如公告号为CN201685755、发明名称为“气体放电灯用磁保持远近光控制电路”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利用与电磁阀串联的电解电容充放电的过程,使得电磁阀的线圈产生正向磁场和负向磁场从而车灯向前或向后运动来实现远近光切换,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点:1、该电路应用范围比较窄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与电磁阀串联的电解电容分正负极,它的负极与公共端连接、正极通过继电器与远光控制端或近光控制端连接,因此它的远光控制端或近光控制端只能接电源正极、公共端只能接电源负极,而汽车大灯变光电源分为正极变光和负极变光,因此此控制电路只能用在正极变光电源的汽车上,不能用到负极变光的汽车上,不具有通用性;2、该控制电路的工作继电器基本上都是放在一个完全密封状态下的控制器盒内,这样会导致继电器的温度过高无法散热,使继电器的使用寿命明显下降,直接影响了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在汽车大灯电源分正极变光电源和负极变光电源的情况下车灯的远近光控制电路不具有通用性的问题,从而提出一种能同时适用于正极变光电源和负极变光电源的车灯远近光控制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灯远近光变光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分别与电源电路连接的电磁阀控制电路和电子镇流器控制电路,电子镇流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和其控制的电子镇流器;电磁阀控制电路包括第二继电器和其连接的电磁阀电路,电源电路包括近光控制端、远光控制端和公共端,近光控制端、远光控制端和公共端分别通过正极导通部件和负极导通部件连接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两端,公共端和远光控制端还分别连接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的两端。
作为优化,正极导通部件为二极管,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近光控制端或远光控制端或公共端;负极导通部件为二极管,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近光控制端或远光控制端或公共端。
作为优化,远光控制端分别与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和二极管D5的阳极分别与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两端连接。
作为优化,近光控制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和二极管D4的阳极分别与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两端连接。
作为优化,公共端分别与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和二极管D6的阳极分别与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两端连接。
作为优化,在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两端还并联有延时电容。
作为优化,在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与公共端之间还串联设置了降压电阻。
作为优化,第二继电器的常开静触头与电源正极连接,第二继电器的动触头和常闭静触头分别与电磁阀电路两端连接,第二继电器的常闭静触头与电磁阀电路的连接处与电源负极连接。
作为优化,电磁阀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储能电容和电磁阀,储能电容的正极与第二继电器的动触头连接、负极与电磁阀线圈连接。
作为优化,电磁阀控制电路还包括同向并联的二极管D7和二极管D8,二极管D7和二极管D8的共阳极与电源正极连接、共阴极与第二继电器的常开静触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灯远近光变光控制电路,其远光控制端、近光控制端和公共端分别通过正极导通部件和负极导通部件连接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两端,因此,无论汽车上配备的是正极变光电源还是负极变光电源,该变光控制电路都可适用。具体可通过二极管D1-D6来实现转换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颖钰,未经卢颖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10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硬珊瑚养殖设备
- 下一篇:一种船拖移动投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