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同针间距织物的缝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7929.2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0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平范;詹善全;郑勇;张乔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39/08 | 分类号: | D04B3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朱枫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同 间距 织物 缝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不同针间距织物的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针织横机编织好的织物可以保留在移领针耙上,通过专业装置将多个移领针耙上的织物转移到同一针耙上,然后直接将带有织物的针耙放到专用的缝合机上直接进行缝合。但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带织物的移领针耙上的针间距都相同,针与针之间可以直接对接。当需要缝合的织物针间距不同时,移领针耙也无法对接,只能将织物取下,通过手工将两片不同针间距的织物套在圆盘上进行缝合。这种方法不仅十分浪费人力、工作效率低,而且容易发生错针、漏针的现象,大大影响织物的质量和美观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将不同针间距的织物依次转移到圆盘上进行缝合的缝合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不同针间距织物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电机、转速比转换装置、移圈装置、移领针耙、针耙轨道和圆盘缝合机;所述主电机通过电机安装座固定在针耙轨道侧面;所述转速比转换装置包括一个套在主电机的电机轴上的主传动轮,所述主传动轮上套有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转速比转换装置还包括针耙活动装置和圆盘活动装置,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另一端套在针耙活动装置上,第二传送带的另一端套在圆盘活动装置上;所述移领针耙放置在针耙轨道上,所述针耙轨道固定在圆盘缝合机侧面,针耙轨道上具有一侧杆;所述针耙活动装置通过一基座固定在针耙轨道的侧杆上,针耙活动装置上具有带动移领针耙的第三齿轮;所述圆盘活动装置固定在圆盘缝合机的圆盘上,圆盘活动装置上具有带动圆盘转动的第四齿轮;所述移领针耙与圆盘位置相切,移领针耙上的移领针与圆盘上的针在相切处相接;所述移圈装置包括移圈电机和推片轮,移圈电机安装在针耙活动装置的基座上,推片轮固定在移圈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推片轮位于移领针耙与圆盘相切时移领针耙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针耙活动装置还包括套有第一传送带的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安装在第一蜗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蜗杆套在第一支架上,第一支架下方固定在基座上;所述基座上具有三个轴安装孔;所述第一蜗杆下方具有与之匹配的第一涡轮;所述第一涡轮固定在第一转动轴远离圆盘的一端上,第一转动轴中间还固定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两旁均有一与之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两个第二齿轮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二转动轴远离圆盘的一端上;所述第一转动轴和两个第二转动轴均穿过基座的轴安装孔,第一转动轴位于两个第二转动轴中间;所述第一转动轴靠近圆盘的一端固定有一压耙轮,所述第三齿轮固定在两个第二转动轴的靠近圆盘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圆盘活动装置还包括套有第二传送带的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安装在第二蜗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蜗杆套在第二支架上,第二支架下方固定在圆盘缝合装置的圆盘上;所述第二蜗杆侧面具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二涡轮,第二涡轮固定在第三传动轴上端;所述第四齿轮固定在第三传动轴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移圈装置还包括一电机安装板,所述电机安装板一端固定在针耙活动装置的第一支架一侧,另一端上固定移圈电机;所述推片轮为椭圆柱状结构,底面为椭圆面。
进一步地,所述针耙轨道上侧杆的侧面固定有若干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一端固定在侧杆上,另一端上固定有两个与固定轴垂直的固定杆,两个固定杆上端具有小滚轮;所述固定轴上还套有圆柱形滚轮,位于两个固定杆中间;所述侧杆上方固定有若干固定块,固定块前端具有导耙轮;所述移领针耙放置在固定轴的圆柱形滚轮上,两个固定杆限位;所述导耙轮和针耙活动装置上的压耙轮压在移领针耙上方;所述针耙轨道的进耙口处具有固定在侧杆上方的压耙板,压耙板前端倾斜向下,压在移领针耙的移领针上。
进一步地,所述移领针耙包括针耙基座和盖板,所述针耙基座上端前方具有一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一侧具有若干依次排列的安针槽;所述矩形凹槽内具有若干等距排列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位于安针槽后方,定位孔和安针槽数量、位置均一一对应;所述移领针末端放于定位孔内,前端放置在安针槽内,通过盖板固定在针耙基座上;所述针耙基座上端后方具有一齿条,针耙基座两端均具有一连接弯钩,所述针耙基座两端连接弯钩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移领针耙放置在针耙轨道上,移领针耙上的齿条与针耙活动装置上的两个第三齿轮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79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无线通信的云智能采集模块
- 下一篇:背光模组及发光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