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管道泄漏应急处置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6607.6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4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姜修才;王瑞利;陶伟莉;赵东辉;王建伟;陈社鹏;赵明;袁会赞;冉文;任丽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
主分类号: | F16L55/17 | 分类号: | F16L55/1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管道 泄漏 应急 处置 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管道抢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气管道泄漏应急处置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管道建设与运行里程的不断增加,油气管道泄漏事件的发生频率逐渐增大。现有技术中,用于油气管道泄漏点止漏的技术方案通常是在泄漏点进行打卡具,通常应用的卡具都是以铁基材料为基础的刚性卡具,这种卡具具有对油气管道泄漏点进行永久性修复的特性,但是,这种卡具通常质量较大并且操作复杂,通常需要借助吊车、液压扳手等大型机械才能进行操作,很难做到对管道泄漏点的即时响应。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即时止漏,以等待条件具备时对管道泄漏点进行永久性堵漏修复的油气管道泄漏应急处置卡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气管道泄漏应急处置卡具包括本体、第一封合端,第二封合端,所述本体由柔性材质制成,所述本体在展开时呈矩形,所述第一封合端和第二封合端分别处于所述本体相对应的两条边上,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本体包裹住油气管道泄漏点,所述第一封合端和第二封合端迅速封合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柔性材质为橡胶、布复合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橡胶、布复合结构是将布层融入到橡胶层中间实现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封合端上设有第一链牙,所述第二封合端上设有第二链牙,所述第一链牙和第二链牙能够相互啮合或者脱开,当所述第一链牙和第二链牙相互啮合时,所述本体处于使用状态,当所述第一链牙和第二链牙相互脱开时,所述本体处于展开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油气管道泄漏应急处置卡具还包括密封带,当所述本体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密封带粘附于所述啮合在一起的第一链牙和第二链牙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油气管道泄漏应急处置卡具还包括快速密封带,当所述本体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快速密封带将所述本体快速箍紧至油气管道外圆周上。
作为优选,所述快速密封带由柔性钢材制成,将所述快速密封带快速箍紧至油气管道外圆周上的动作是由打包机实现的。
作为优选,所述油气管道泄漏应急处置卡具还包括泄压阀和连接件,在所述本体安装至油气管道过程中,所述泄压阀用于对所述本体与油气管道之间的袋隙进行临时泄压,所述泄压阀通过所述连接件连通至所述本体与油气管道之间的袋隙。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是由“凸”字形旋转中心以其底边为旋转轴旋转并抽壳得到的,应用时,所述连接件箍紧在所述本体的外周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气管道泄漏应急处置卡具的本体由柔性材质制成,其很容易与油气管道形状相适应,与现有技术中的刚性铁基材料相比,能够更快速从展开状态变化至使用状态;同时,当该本体处于使用状态时,该本体利用设置在其相对应的两条边上的第一封合端和第二封合端能够迅速封合在一起。该油气管道泄漏应急处置卡具无需借助吊车、液压扳手等大型机械进行操作,而是只要人手就可以操作,因此,能够做到对管道泄漏点即时响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油气管道泄漏应急处置卡具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油气管道泄漏应急处置卡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油气管道泄漏应急处置卡具的本体中橡胶、布复合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油气管道泄漏应急处置卡具的本体中橡胶、布复合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油气管道泄漏应急处置卡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油气管道泄漏应急处置卡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深入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油气管道泄漏应急处置卡具包括本体1、第一封合端2,第二封合端3,本体1由柔性材质制成,本体1在展开时呈矩形,第一封合端2和第二封合端3分别处于本体1相对应的两条边上,参见附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油气管道泄漏应急处置卡具处于使用状态时,本体1包裹住油气管道泄漏点,第一封合端2和第二封合端3迅速封合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66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排水装置的微穿孔板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