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LED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5920.8 | 申请日: | 2014-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3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明;吴忠强;张建星;赵飞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7/10;F21V23/06;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led 液晶显示屏 背光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屏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LED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源。
背景技术
背光源作为液晶显示器必备光源,其性能影响显示屏的亮度和清晰度,因此背光源得到不断研发和改进,现有液晶显示器背光源,一般LED光源是直接插在背光板上,使用时间一长,LED光源容易松动掉落,影响使用寿命;同时显示屏引脚一般直接插在主板上,插接困难;而且背光源支架与主板之间往往采用螺钉连接,连接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LED光源的安装更加牢固可靠,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便于显示屏引脚的插接,而且背光源支架与主板的连接更加方便的用于LED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LED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源,包括背光源支架、固定在背光源支架上的背光板、固定在背光板一侧的LED光源和覆盖在背光板上的发散膜,所述背光源支架包括连接显示屏的支撑框和若干用于安装在主板上的定位柱,所述支撑框两侧设有显示屏引脚辅助插孔支架,所述显示屏引脚辅助插孔支架上设有若干显示屏引脚辅助插孔,所述定位柱固定在支撑框底部,所述背光板嵌设在支撑框内,所述支撑框一端设有穿设LED光源引脚的卡槽和限制LED光源位置的挡块。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支架采用支撑框和定位柱的结构,使得背光板的安装更加牢固可靠,背光源支架的安装更加方便,同时在支撑框上设置卡槽和挡块,使得LED光源的安装更加牢固可靠,延长使用寿命,而且在支撑框两侧增加显示屏引脚辅助插孔,便于显示屏引脚的插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框外侧设有显示屏定位槽,所述显示屏定位槽包括四个半封闭定位块,四个半封闭定位块固定在支撑框四个角的外侧。
该种结构使得支撑框能够更加牢固的安装显示屏,同时也方便显示屏的拆卸。
优选地,其中一侧的显示屏引脚辅助插孔支架外侧设有红外接发管辅助插孔支架,所述红外接发管辅助插孔支架上设有红外发射管辅助插孔、红外接收管辅助安装槽和指示灯辅助插孔。
该种结构便于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和指示灯的安装,同时还便于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指示灯与主板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框内侧设有四个背光板卡槽,所述背光板嵌设在支撑框内后通过背光板卡槽卡住,背光板上表面与支撑框上表面齐平。
该种结构使得背光板与支撑框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同时平整的上表面使得发散膜的贴合更加方便可靠。
优选地,所述支撑框底部固定有若干支撑柱,所述定位柱固定在支撑柱底部,所述支撑柱的直径大于定位柱的直径,支撑柱的数量大于等于定位柱的数量。
该种结构使得支撑框的支撑更加平稳可靠,同时也方便定位柱的设置。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四根,设置在支撑框底部四个角上,所述定位柱的数量为两个,设置在两根对角分布的支撑柱底部,所述支撑框两端底部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支撑柱衔接。
该种结构使得背光源支架能够方便的安装在主板上的同时,节省材料,同时支撑框的牢固度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支架采用支撑框和定位柱的结构,使得背光板的安装更加牢固可靠,背光源支架的安装更加方便,同时在支撑框上设置卡槽和挡块,使得LED光源的安装更加牢固可靠,延长使用寿命,而且在支撑框两侧增加显示屏引脚辅助插孔,便于显示屏引脚的插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试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
图中1.支撑框,2.背光板,3.LED光源,4.发散膜,5.显示屏引脚辅助插孔支架,6.显示屏引脚辅助插孔,7.红外接发管辅助插孔支架,8.红外发射管辅助插孔,9.红外接收管辅助安装槽,10.LED光源引脚,11.半封闭定位块,12.定位柱,13.支撑柱,14.卡槽,15.挡块,16.背光板卡槽,17.加强筋,18.指示灯辅助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59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CT取电电源
- 下一篇:单键低压电源开关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