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镀镍工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4901.3 | 申请日: | 2014-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8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韩沛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江市东桐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C25D3/12 | 分类号: | C25D3/12;C25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000 四川省内江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镀镍工艺装置。
背景技术
镀镍是机械或电子行业时常要用到的,但现有的镀锌一般是将工件人工从电镀锌缸中取出放入清水缸清洗,而且镀锌后得的成品质量不佳,镀膜容易脱落和氧化,且不均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镀镍工艺装置,该镀镍工艺装置工作状态稳定,不需人工操作,加工后的产品镀膜不易脱落,且不会氧化,而且镀膜均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镀镍工艺装置,该镀镍工艺装置包括人工除油槽、化学除油槽、第一清洗槽、电解除油槽、第二清洗槽、冲洗槽、第一侵泡槽、第三清洗槽、第四清洗槽、镀镍槽、第五清洗槽、第六清洗槽、第二侵泡槽、第七清洗槽和第三侵泡槽,所述各槽通过连接件顺次连接在一起,所述人工除油槽与侵泡槽上各装有支撑杆,该支撑杆上连有滑道,该滑道供装有工件的移动机构运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工作状态稳定,不需人工操作,加工后的产品镀膜不易脱落,且不会氧化,而且镀膜均一。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系统与槽体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滚动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槽体与支撑梁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梁与固定块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镀镍工艺装置,包括人工除油槽2、化学除油槽3、第一清洗槽4、电解除油槽5、第二清洗槽6、冲洗槽7、第一侵泡槽8、第三清洗槽9、第四清洗槽10、镀镍槽11、第五清洗槽12、第六清洗槽13、第二侵泡槽14、第七清洗槽15和第三侵泡槽16。各槽通过连接件顺次连接在一起,人工除油槽2与第三侵泡槽16上各装有支撑杆,该支撑杆上连有滑道17,该滑道17供装有工件的移动机构18运行。
镀镍工艺装置每个槽底设置有支撑系统1,该支撑系统1由固定块19、支撑梁20、滚动支座21、支座钢板22、绝缘板23和墩体24组成。
固定块19固定在各槽槽底中心线的两端。
支撑梁20由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组成,第一支撑梁由第一横梁41和第一支柱组成,第二支撑梁由第二横梁42和第二支柱组成。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均各有三根柱体。
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内侧或外侧上相互交错设置有固定块定位凹槽43,固定块19嵌入固定块定位凹槽43。
每根柱体下分别与滚动支座21相连,滚动支座21下为支座钢板22,支座钢板22下面为绝缘板23,绝缘板23下面为墩体24。
滚动支座21由滚筒55、上盖板56、下盖板53和销钉52组成,其中销钉51的一端通过封板51分别与上盖板56、下盖板53连接,另一端与滚筒55连接。上盖板56和下盖板53上分别设置有定位板57。滚筒55中部开有定位板定位槽54,上盖板56、下盖板53上的定位板57分别嵌入该定位板定位槽5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江市东桐机械厂,未经内江市东桐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49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化纤纤维生产的上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产节能稀土金属电解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