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能器优先调压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4527.7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9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来;李修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绿科汽车燃气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02 | 分类号: | F15B1/02 |
代理公司: | 山东清泰律师事务所 37222 | 代理人: | 孙超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能器 优先 调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判断供油支路及压力和流量控制的液压阀组。
背景技术
在常规工业液压系统中,液压动力单元往往向多个执行机构提供不同压力和流量的液压油。如果在液压回路中短时间内流量变化大,使用蓄能器就能选用较小的泵和电机,从而降低了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在动力突然损失的情况下,例如管道或接头故障、泵破损等,蓄能器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来完成运行循环或使传动机构、油缸等恢复到安全位置等等。这便需要一个装置来优先保障蓄能器的供油,自动判断优先供油支路并自动切换不同的出口液压支路,从而使蓄能器可以作为应急能源提供液体压力和所需流量。
目前优先阀多依赖于国外进口品牌,价格昂贵、供货周期长而且售后费用高。由于价格昂贵,一般企业对于优先阀没有库存补充,一旦出现故障无法及时更换。就算更换优先阀,由于供货周期长,也需要等待货期。由于售后费用高,这造成了优先阀修不如换,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改进的蓄能器优先调压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蓄能器优先调压阀,包括连接主压力油路入口的蓄能器油路蓄能器油路和主压力油路,并分别连接至蓄能器油路出口和主压力油路出口,蓄能器油路连接有蓄能器,主压力油路的进油口连接有内液判断逻辑装置,用于控制内液流路,内液判断逻辑装置的控制油口连接出油口,一进油口连接油箱。
所述内液判断逻辑装置为依次与主压力油路入口连接的平衡型常开逻辑阀、二位三通直动型方向阀和平衡型常闭逻辑阀,所述平衡型常开逻辑阀还与蓄能器进行连接。
所述蓄能器接入主压力油路的前端还连接有单向阀。
所述平衡型常开逻辑阀的后端连接有单向阀。
所述平衡型常闭逻辑阀在蓄能器的后端与蓄能器油路通过高压球阀进行连接。
所述平衡型常闭逻辑阀在蓄能器的后端与蓄能器油路通过直动式溢流阀进行连接。
所述蓄能器优先调压阀的所有油路液压元件,均集成在一个模块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
1) 根据主油路压力通过液控口自动判断权限高的供给油路需求,从而优先向蓄能器支路提供压力油。
2) 蓄能器优先调压阀仅由7个元件组成,元件故障点的减少,提高了元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3) 7个元件都是标准的液压元件,模块化设计,元件通用性高、互换性好,查找故障点也非常方便,降低了使用成本。
4) 未使用比例阀,降低了加工和装配的精度和难度,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5) 通油能力最大可达240L/min,反应时间8-15ms,优先阀调压范围在2.1-21MPa之间,卸荷阀调压范围3.5-21MPa之间。
6) 采用了内液控判断逻辑油路,比起电器元件判断更为可靠,并使工况适应性大为提高,可满足绝大多数工程工况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图;
图中: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原理图名词解释。
1-平衡型常开逻辑阀;2.1-单向阀;2.2-单向阀;3-二位三通直动型方向阀;4-平衡型常闭逻辑阀;5-蓄能器;6-高压球阀;7-直动式溢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蓄能器优先调压阀的作用就是优先保障蓄能器5的最低工作压力并限制最高工作压力,同时向系统下一级油路供油。压力油自Pin口(主压力油路入口)直接作用于平衡型常闭逻辑阀4,平衡型常闭逻辑阀4是常闭状态,由二位三通直动型方向阀3控制其是否切换工位机能。压力油自Pin口同时进入平衡型常开逻辑阀1(平衡型常开逻辑阀),经单向阀2.1作用于二位三通直动型方向阀3。
当Pin的进口压力小于蓄能器最低工作压力时,元件3处于稳态右位机能,平衡型常闭逻辑阀4液控口没有压力油处于常闭状态,从而使压力油全部流入单向阀2.2、蓄能器5及Pac口(蓄能器油路出口),实现对蓄能器油液的补充。单向阀2.2的作用是防止蓄能器压力过高从而倒流向Pin口,对蓄能器5起到保压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绿科汽车燃气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绿科汽车燃气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45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