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工具液控管线矫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3602.8 | 申请日: | 2014-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5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杨连行;闫占辉;王丽君;梁丹;孙仲伟;刘莉;刘向明;赵树伟;刘欢;徐青竹;葛艳阳;王佳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9/00 | 分类号: | E21B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景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工具 管线 矫直 | ||
1.一种井下工具液控管线矫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工具液控管线矫直器包括:
固定连接的第一夹头和第一夹臂;
固定连接的第二夹头和第二夹臂;
连接轴;
所述第一夹头和第一夹臂通过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二夹头和第二夹臂铰接;所述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结构相对设置;
第一矫直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头的底端,第二矫直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夹头的顶端,所述第一矫直槽和第二矫直槽均为直径为10mm的半圆形,所述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形成张开或闭合状态,在张开状态,所述第一矫直槽的圆心和第二矫直槽的圆心的距离大于零,在闭合状态,所述第一矫直槽的圆心和第二矫直槽的圆心的距离等于零,并且所述第一矫直槽和第二矫直槽形成圆形的第一矫直孔;
第三矫直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头的底端,与所述第一矫直槽分隔设置并且与所述第一矫直槽的开口方向相同;第四矫直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夹头顶端,与所述第二矫直槽分隔设置并且与所述第二矫直槽的开口方向相同;
所述第一矫直槽和第二矫直槽均为直径为7mm的半圆形,在张开状态,所述第三矫直槽的圆心和第四矫直槽的圆心的距离大于零,在闭合状态,所述第三矫直槽的圆心和第四矫直槽的圆心的距离等于零,并且所述第三矫直槽和第四矫直槽形成圆形的第二矫直孔;
所述第一矫直槽的圆心和第三矫直槽的圆心与所述连接轴的轴心的连线为180度;所述第二矫直槽的圆心和第四矫直槽的圆心与所述连接轴的轴心的连线为180度;
所述第一矫直孔的深度等于90至11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工具液控管线矫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头的长度为36mm,所述第一夹臂的长度为200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工具液控管线矫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头和第一夹臂形成140度夹角至160度夹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工具液控管线矫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工具液控管线矫直器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夹臂端部的第一手柄,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夹臂端部的第二手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下工具液控管线矫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平行所述第一夹头,所述第二手柄平行所述第二夹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工具液控管线矫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的直径为15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工具液控管线矫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矫直孔位于所述第一矫直孔与所述连接轴之间。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工具液控管线矫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头的顶面为平面,所述第一矫直槽的圆心和第三矫直槽的圆心的连线平行所述第一夹头的顶面,所述第一矫直槽的圆心到所述第一夹头的顶面的距离为6mm。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工具液控管线矫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头具有远离所述连接轴的侧面,所述第一夹头的侧面垂直所述第一夹头的顶面,所述第一矫直槽的圆心到所述侧面的距离等于7mm。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工具液控管线矫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矫直槽的圆心和第三矫直槽的圆心的间距等于1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360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壁后注浆井壁可移动式内撑井圈
- 下一篇:一种双岩心爪复合割心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