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门限位器与车门的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92388.4 | 申请日: | 2014-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2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朱亮;孟辉;陈涛;沈思银;沈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宏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C17/04 | 分类号: | E05C1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0700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门限 车门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零部件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门限位器与汽车门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不断的走进千家万户,目前全世界汽车保有量多达数亿辆,且在不断增加。我国入世以后汽车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汽车已逐渐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同时人们对汽车的质量、外观等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进而也促长了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汽车门是整个汽车使用最频繁的部件之一,因此汽车门限位器自然也就成为汽车上最常用的零件,而汽车门限位器对于车门机械结构和乘车人员的保护作用十分重要,所以汽车门限位器的质量也就极大的影响了汽车产品的出厂质量。汽车行业车门限位器主要由车身连接件、铆接轴、限位杆、限位盒构成,其中限位盒是由盖板、座板、橡胶弹簧、限位块等组成,其中盖板和座板通过压铆工艺将橡胶弹簧及限位块固定于限位盒内。
当前汽车门限位器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汽车门限位器在汽车厂总装线与车门总装时,通常是在座板内的安装孔上设置挤压螺纹,然后将螺栓穿过车门内板安装孔后与限位器限位盒上的挤压螺纹孔进行锁紧,从而将限位盒固定在车门内板上,但是该锁紧方式会对锁紧用的气动工具扭矩值产生很大的制约,当气动工具扭矩值稍大时,便会对限位器挤压螺纹孔造成不可逆的破坏,最终导致限位器锁紧失效,不得不重新安装,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在车辆使用过程中。
实用新型类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汽车门限位器,它通过压装螺钉将限位器的限位盒锁紧在车门内板上,大大降低了总装时对锁紧用的气动工具扭矩值的要求,避免了因气动工具扭矩值过大而造成的限位器限位盒与车门锁紧失效,增加了总装的成功率,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车门与汽车门限位器,在车门内板上设置有安装位置,汽车门限位器包括车身连接件、限位杆与限位盒,车身连接件通过铆接轴与限位杆相连接,限位盒包括限位块、橡胶弹簧、盖板与座板,限位块和橡胶弹簧安装在限位盒内部,座板与盖板位于限位盒的外部,在盖板与座板上均设置有安装孔,汽车门限位器通过压装螺钉与车门连接,压装螺钉穿过盖板与座板的安装孔将限位器的限位盒锁紧在车门内板上。
进一步的,压装螺钉为两颗,对称分布在汽车门限位器限位盒的两侧,压装螺钉通过压铆方式与座板连为一体。
进一步的,在盖板上与还设置有防尘垫。
进一步的,在限位盒上与座板相异的一侧还设置有减震垫,减震垫通过伸缩孔安装在限位杆尾部。
本实用新型中,盖板与座板均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尺寸与压装螺钉相匹配的,压装螺钉通过压铆方式与座板连为一体,压装螺钉穿过安装孔将限位盒固定在车门内板上,限位杆的尾部通过铆接轴与车身连接件相连,限位杆可以在限位盒内运动,即可实现开关车门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采取压装螺钉将汽车门限位器的限位盒锁紧在车门内板上,大大降低乃了总装时对锁紧用的气动工具扭矩值的要求,避免了因气动工具扭矩值过大而造成的汽车门限位器的限位盒与车门锁紧失效,增加了总装的成功率,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特点,它通过压装螺钉将限位器的限位盒锁紧在车门内板上,大大降低了总装时对锁紧用的气动工具扭矩值的要求,避免了因气动工具扭矩值过大而造成的限位器限位盒与车门锁紧失效,增加了总装的成功率,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参照附图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剖视图;
附图中附图标记如下:1.汽车门限位器;2.车身连接件;3.限位杆;4.限位盒;5.限位块;6.橡胶弹簧;7.盖板;8.座板;9.压装螺钉;10.车门内板;11.防尘垫;12.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宏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宏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23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体回归缓冲装置改良
- 下一篇:一种新型紧固车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