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传感器支架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0946.3 | 申请日: | 2014-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5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郭鹏飞;姜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1/30 | 分类号: | G01D11/30;G01N3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支架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感器支架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传感器的使用非常普遍,但是,针对不同的环境下使用各种传感器需要不同的传感器夹具才会更好进行数据测量,现有的测量水域水质的传感器夹具结构简单,一般有一个夹头装夹传感器,然后将夹头连同传感器一并放入水中,夹头通过一根牢固的线绳固定,有时候夹头通过一个直杆固定,这样对于传感器的维修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并且线绳和直杆也容易丢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测量水质或者有一定深度的环境下使用传感器时的传感器支架组件。该传感器支架组件具有装夹传感器牢固可靠、不易丢失、可多次使用、提出传感器或者维修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传感器支架组件,其包括:
一传感器夹具,所述的传感器夹具一端设有两个活动连接的夹持板,所述的两个夹持板的凹部与传感器的外部相适应;
一不锈钢直管,所述的不锈钢直管一端与所述的传感器夹具另一端固定连接;
一T型连接管,所述的T型连接管的横管穿过所述的不锈钢直管另一端并与所述的不锈钢直管固定连接;
一L型圆管,所述的L型圆管的第一管的端部与T型连接管的竖管套接;
一传感器底托,所述的传感器底托包括底板和设于底板上的圆管夹持架,所述的底板上设有固定孔,所述的圆管夹持架设有通孔,所述的L型圆管的第二管穿过通孔;
一把手,所述的把手一端部与所述的L型圆管的第二管套接。
通过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非常有效的解决了的问题,其设计合理,机械结构简单,设备成本较低,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不锈钢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T型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图4a为本实用新型T型连接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T型连接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L型圆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底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传感器支架组件,其包括:一传感器夹具1,一不锈钢直管2,一T型连接管3,一L型圆管4,一传感器底托5和一把手6,其中,传感器夹具1,不锈钢直管2,T型连接管3,L型圆管4,传感器底托5和一把手依次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传感器夹具1一端设有两个活动连接的夹持板11,所述的两个夹持板11的凹部与传感器的外部相适应,即两个夹持板11可夹持传感器,夹持板11也可设为四个,即一侧设置两个,这样夹持传感器会更稳固。在夹持板上还可设有一孔14,该孔14可用于插上销柱或螺栓,对传感器进行固定。
传感器夹具1的另一端包括两个邻接的板(12、13),第一邻接板12与第二邻接板13成一定的角度,该角度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第一邻接板12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21,第一安装孔121可用于辅助固定传感器或固定其他附件。第二邻接板13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31,所述的第二安装孔131用于将传感器夹具1与不锈钢直管固定连接。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的不锈钢直管2的两端均设有安装孔21,安装孔21可以用于安装传感器夹具1和T型连接管3。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的T型连接管3由相交的横管31和竖管32组成,所述的横管31穿过所述的不锈钢直管2另一端并与所述的不锈钢直管2固定连接,即T型连接管3通过横管31套接在不锈钢直管2上。横管31上设有安装孔311用于固定安装不锈钢直管2。竖管32上设有安装孔321用于固定安装L型圆管4。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的L型圆管4包括端部相交设置的第一管41和第二管42,所述的第一管41的端部与T型连接管3的竖管32套接。同时,L型圆管4上设有安装孔411和4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09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