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暖空调床垫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8406.1 | 申请日: | 2014-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1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会;秦锦龙;杨岚;张金明;王登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C21/04 | 分类号: | A47C21/04;A47C27/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暖 空调 床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床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暖空调床垫。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床垫的研究较为成熟,已有各种空调床垫的概念提出。例如:在床垫内平铺一根有两个端头的水管,两个端头可以与外界系统连接,外系统可以向床垫内水管注入热水、冷水或温度可调的水,即可达到水暖和空调的目的。市场上出现的空调床垫主要有两种类型,一:通过通风系统来带走人体热气或者传送热风来调节舒适度;二:利用先进的热传导技术通过水循环将热量传递给整个垫体然后获得人体所需睡眠环境。
使用空调床垫对人体健康起到了一定的保护并且降低了能耗。但是,通风系统的空调床垫类似于我们以前使用的电风扇,它是利用风扇带走或者输送气流提高了热传递的速度,给人带去舒适的睡眠环境,但是这种床垫制冷供热速度缓慢,不能满足日常所需,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噪声和震动,使用起来易造成系统故障。而冷暖空调床垫是一个采用了热传导技术,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但是这种床垫没有考虑到空气的流通性,并且利用冷暖温控主机对水的制冷效果不是十分明显,不能满足夏季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冷暖空调床垫。该冷暖空调床垫结构简单,制冷和加热效果良好,并且无噪音,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便于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暖空调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方的垫层,以及与垫层连接且将底座四周挡住的侧围,所述底座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沿基板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条形凸台,所述条形凸台和垫层之间设置有多个弹簧;所述基板上设置有换热水管,所述换热水管布设在相邻条形凸台之间且呈S形布设,所述换热水管的两端均伸出侧围,且所述换热水管的一端连接有水箱,所述换热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与水箱相连接,所述水箱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或制冷的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垫层与底座之间构成流风通道,所述垫层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流风通道相连通的通风孔,位于所述底座长度方向一端的侧围上设置有多个进风孔,所述底座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流风通道相连通的抽风风扇。
上述的一种冷暖空调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侧壁为导热壁,所述导热壁上覆盖有保温层,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嵌入所述保温层内且与所述导热壁相连接。
上述的一种冷暖空调床垫,其特征在于:导体制冷器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一一对应布设在水箱两个相对的侧壁上。
上述的一种冷暖空调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和条形凸台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
2、本实用新型通过抽风风扇、流风通道、进风孔和通风孔形成的通风系统,即在抽风风扇的作用下,空气从进风孔进入流风通道内,并被抽风风扇从流风通道输出到外界,空气在流风通道内流动时,人体的热量从通风孔进入流风通道内并被空气带走,在冬天时,该通风系统能够保持床垫内空气的流通避免滋生细菌保护人体健康,在夏天时,该通风系统还能够加大传热系数,提高传热速度。
3、本实用新型采用半导体制冷器,无需使用制冷剂,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同时半导体制冷器不同于空调或者其他空调床垫的温控主机,它不会产生振动和噪声。
4、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 1-1—基板; 1-2—条形凸台;
2—换热水管; 3—垫层; 4—通风孔;
5—抽风风扇; 6—循环水泵; 7—半导体制冷器;
8—水箱; 8-1—导热壁; 8-2—保温层;
8-3—隔热底板; 8-4—隔热盖; 9—侧围;
10—弹簧; 11—进风孔; 12—流风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84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
- 下一篇: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在线监测数据品质控制方法